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成龍成鳳,要想孩子有出息,離不開父母的正確教育方式。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你是否也有感到無力的時候呢?
昨晚,我兒子學校邀請家庭教育專家,開展了一場關于“培養優秀孩子”的線上直播課,主要從五個方面來講解怎樣幫助孩子愛上學習,聽后真是受益匪淺,現在分享出來和大家共同學習。
一、不要給孩子種下學習的限制性信念
所謂的限制性信念,就是指思維被限制在一個固定的空間里,無法跳出那個框框,這樣會使人的思維停滯不前,失去創造力。
孩子永遠長不成你所期望的樣子,因為他只會成為你嘴里的樣子。
比如:“你怎么這么笨,我都給你講好幾遍了,怎么就是記不住,”“我怎么生了你這么個沒出息的東西,你看看人家的孩子,”……等等
這樣,只會慢慢地讓孩子在心里產生一種“我不行,我做不好,我天生就是腦子笨……”的自卑心理,從而對學習失去信心。
正所謂:你抱怨什么,就會失去什么;你鼓勵什么,就會收獲什么。所以,我們要擴大孩子的優勢,放大孩子的優點,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要使勁地肯定他、鼓勵他。
二、少強調聰明,多強調努力
俗話說,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那么怎樣才能正確地夸獎孩子呢?
教育專家說過:夸孩子,要多強調、重視孩子在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只注重結果,說他的聰明。
比如:孩子這次考試成績很好,父母很開心,就表揚他說:“考的真棒,你好聰明,爸媽以你為榮”。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成績考得這么好,說明你平時學習真的很努力,很認真,勤奮努力的你是爸媽的驕傲”。同一件事,兩種說法,就可以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
第一種是對孩子天賦的肯定,因為他聰明而受到表揚,這樣就會給他造成一種錯覺:我這么聰明,根本不需要那么辛苦地學習。從而使學習不再認真,出現驕傲的心理。還有可能在遇到難題時,不敢迎難而上,怕輸怕失敗,怕自己再也不是爸媽眼中的聰明孩子。
第二種是夸孩子努力勤奮,讓他懂得之所以取得好成績,是自己努力得來的。這樣的孩子更樂于挑戰新事物,即使一次失敗了,還會繼續進行多次的挑戰,讓孩子越挫越勇。
由此可以看出,“你真努力”比“你真聰明”的表揚方式效果更佳。
三、讓孩子體驗學習的成就感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同,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這個恰當的標準就是:讓孩子跳一跳就能摘到的蘋果。
我們要尊重并了解孩子現在的水平,給他設立小目標,一步步完成,慢慢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適當的獎勵能給孩子帶來動力,讓他有一種成就感,有信心去努力完成更好的事情。
就像教育家說的:讓孩子走在自己的人生節拍里。不要和別人家的孩子攀比,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這樣只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朋友們,你覺得呢?
四、幫助孩子拓寬學習通道
根據一組數據調查顯示,智商低于90%,或者高于130%,這部分人群只占2%,因此大部分孩子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
學習的好壞主要在于學習方法,孩子的性格不一樣,學習的類型也不一樣,父母要善于發現并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俗話說得好,條條大路通羅馬,水路不通走旱路,總有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只要方法用對,事半功倍;方法用錯,努力白費。
五、少問為什么,多問怎么辦
當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情緒管理不好,會直接影響親子關系,相信很多父母對此都深有體會吧,尤其是在輔導孩子功課時,或者當孩子考試不理想時,很多家長都容易情緒失控。
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去引導孩子,不要總糾結在過去的事情中。把孩子帶向過去,只有滅亡;把孩子帶向未來,才有希望。
- 總結:在學習上,氣可鼓不可泄,家庭教育的技巧就在于如何創設成功機會,讓孩子成功,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朋友們,在教育孩子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和方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咱們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