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戰爭、自然災害、通貨膨脹、財務危機、裁員 … …
這些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高頻詞。這些壓力源讓大多數人感到不安,有些人甚至認為它們導致了一種集體創傷。這些問題的持的確容易讓人們產生負面情緒,哪怕是心理彈性較大的人也會感覺不“好”。
在了解方法前,先和大家聊一聊什么是心理彈性?
心理彈性的人是主體對外界變化了的環境的心理及行為上的反應狀態。該狀態是一種動態形式,有其伸縮空間,它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并在變化中達到對環境的動態調控和適應。簡而言之,心理彈性好的人在面對挫折與困難時,他們通常具有適應性和靈活的性格特征,并且表現出情感成熟的特點,傾向于利用情緒調節技能來緩解情緒脆弱的狀態。
以下4種減少情緒脆弱性的技巧,可以幫助“檢查”你的情緒化思維進而幫助你管理壓力:
意識到你可以感覺“糟糕”但要“做得很好”
感受與行為不同。期望在大部分時間或所有時間都感到快樂和滿足是不現實的,但這并不影響你的行動。一個人可能會感到悲傷、焦慮或不知所措,但總體上仍然可以“做得很好”。
這是什么意思?從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生活中出現無法控制的問題通常會導致我們所說的各種情緒障礙。時不時感到不舒服是很正常的,但仍然能夠合理地管理生活。
當你感到煩躁、悲傷、焦慮或情緒低落時,你可以問問自己:“我今天去上班了嗎?” “我喂過我的孩子嗎?” “我做作業了嗎?” “我在學校過得怎么樣?” 或“我是否達到了對工作、家庭和社交圈的期望?”
如果大多數或所有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就意味著你可能感覺很糟糕,但實際上仍然做得“很好”。當然,如果這種感覺持續一段時間或開始對其他事情產生影響,那么尋求心理咨詢可能是最有效的辦法。
限制負面內容的接觸。
長期的負面新聞接觸可能會加劇痛苦。例如,研究人員發現,與限制媒體接觸量的人相比,在 2014 年埃博拉病毒爆發期間每天接觸媒體的人表現出更差的狀態和更大的痛苦。911 襲擊后的類似研究發現,長期接觸令人痛苦的媒體消息與心理健康受損有關。因此,限制接觸可能引起負面情緒的新聞的消息是重要的。
實施 PLEASE 技能。
Linehan (2015) 使用首字母縮寫詞 PLEASE 來強調那些可能每天增加你情緒脆弱性的因素。每天盤點這些因素可以幫助防止你的情緒頭腦接管。
PL(physical ):你關注你的身體健康嗎?你身體機能正常嗎?你作息規律嗎?
E(eating):均衡飲食。盡可能吃健康的營養食品。
A(Avoiding):避免使用刺激性的物質。研究表明,酒精和藥物都會損害大腦并增加負面情緒狀態。
S(sleeping):平衡睡眠。充足的快速眼動睡眠可以恢復身心,尤其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E: 運動(Exercise)。運動會導致更健康的大腦狀態,戶外活動和暴露在陽光下都有其他健康益處。
徹底接受
徹底接受意味著要接受現實的本來面目——即使我們原本不想接受。你需要停止對抗現實,拒絕現實并不會改變它,只會將暫時的痛苦變成持續的痛苦。因此,從根本上接受那些你無法改變的事情——比如疫情,可能有助于減輕你的痛苦。在徹底接受之后,也許你可以考慮在你的控制范圍內采取積極行動——比如做好積極的自我防護。
徹底接受可以幫助你認清這樣一個事實,即生活充滿了歡樂和痛苦,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一直享受歡樂。在遇到痛苦的時候,我們也要接受生活是值得體驗的。那些痛苦的經歷可能會使你變得更強大、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