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孩子成為父母焦慮情緒的替罪羊
我們之前提到過,如今的中國教育模式,一直在不斷地變化,甚至有的父母依然信奉著讓孩子不吃虧、不吃虧的教育方式。
雖然有一部分人是為了自己而努力,但是這并不是正確的。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可以為了孩子犧牲自己的舒適,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而孩子的教育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很多父母都把教育的意義和孩子的未來聯系在一起。
家長希望孩子有好的未來,這個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只有你了解孩子的未來,孩子才能夠有好的未來。
很多父母往往會有一個誤區,覺得孩子只要學習好,未來就會有好的生活。實際上,學習對于孩子來說,不僅是孩子的事情,也是父母的事情,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孩子擁有一個好的未來。
未來有太多不確定性,但是很多人可以選擇自己能夠擁有的東西。很多父母會說我的孩子是最棒的,當然也有很多孩子不是最棒的,可是孩子是優秀的,有些孩子確實是很努力,可是有些孩子的努力卻看起來非常刻苦,這是為什么呢?
如果孩子對于未來想要學習,或者對于未來的想法非常清晰,但是看到很多人都在努力,那么孩子很難堅持到這一步,這種現象說明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只是覺得累,覺得沒有意思。而孩子自己是很想要很好的表現的,這其實和自己本身的能力是沒有關系的。
所以說孩子其實是對未來有很多想法,但是很多想法都很難有一個行動力,所以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去幫孩子去引導孩子,讓他們去堅持,去努力的去學習。所以家長可以將孩子對未來的想法轉達給孩子。
一開始就讓孩子去學習,不要想著讓孩子能夠有好的成績,想著他們以后能夠出人頭地。而且孩子的內心是非常想讓自己的父母開心的,想讓父母有一種依靠。
而且孩子可以去跟父母說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父母也會更了解孩子。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成長。
第三點,要有好的夫妻關系
現在有很多夫妻關系很糟糕,而且丈夫在之后很少參與到家庭生活中去。當夫妻關系和諧了,孩子自然就不會去想到手機,去玩游戲了。
所以家長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夫妻關系,因為孩子的眼睛是黑白的,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這就會讓孩子形成一個非常的內心的習慣,如果孩子有一天沒有拿起手機,家長的第一個動作是拿起孩子的手機,然后走到孩子面前去監督孩子,這是一個非常不理智的行為,這就會讓孩子感覺到非常的無助,甚至沒有辦法跟家長進行良好的溝通,因為家長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看在眼里。
第四點,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經常玩手機的話,那么就要有意識的去改變自己的手機癮,不要總是的去看手機。
有些家長看到孩子拿著手機的時候,就感覺非常的頭疼,家長會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整天就知道玩手機,不好好學習,沒有什么好的習慣。
這就會讓家長們覺得自己家的孩子是在玩手機,所以就很生氣,就會去沒收手機,但是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我們要知道手機對孩子的利與弊,而不是讓孩子因為玩手機而導致的不良行為。
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玩手機情況,這樣對孩子才有幫助,如果孩子每天都只玩手機的話,那么家長就不會發現孩子有其他的壞習慣。
大家都知道,手機對孩子的危害非常大,所以家長應該要在孩子玩手機的時候做到以身作則,不要總是在孩子面前玩手機,玩手機的時間可以一點點的和孩子商量,讓孩子正確的去使用手機。
以上就是家長關于孩子沉迷手機的一些做法,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你的做法和話語,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你的態度,希望大家能夠從日常生活中做出正確的選擇,讓孩子明白為什么要玩手機,以及玩手機的時候有什么樣的不可取之處,避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大家對于孩子玩手機的看法有哪些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