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相信這一場景在每個有家庭作業的晚上都會出現——“XXX,不要玩手機啦!趕緊去做作業!”。“什么?做完了?做完了你能不能看會兒課外書?或者提前預習一下明天的課程?你這學習也太不主動了,非得家長督促著學習才行……”
同樣的話,家長不知說了多少次,孩子的耳朵也聽出了繭,“什么時候我家的孩子也能像XXX一樣,不用我操心就好了”,心里抱怨的同時,順道拿起了手機,開啟了娛樂模式。
其實,在現在這個泛娛樂的時代,主動學習已經成為了非常稀缺的品質。無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被各種的花式娛樂方式吸引著,男人愛打牌、打游戲,女人愛追劇……
不瞞各位,條主在一家包住宿的公司上班,所以能看到各位同事下班后的生活狀態,除了偶爾吃吃喝喝,更多的是吃喝玩樂吹大牛,打牌游戲加追劇,反而像條主這樣每天琢磨著學點什么的人,全公司屈指可數,形單影只。
那么為什么90%的人都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校園思維的教化。老師臺上講課,學生被動聽課,是絕大部分人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在長年累月的影響中,我們形成了等、靠的學習習慣,喪失了主動學習的能力。
與此同時,經常聽到老師家長耳邊念叨:“你要好好學習啊,長大以后才能上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久而久之,我們心里形成了一種思維,那就是,現在學習是為了未來改變命運,出人頭地,學習改變不了今天的現狀,但是它能改變明天。
于是,部分孩子聽進去了,挑燈夜戰、瘋狂刷題,僅僅是為了最終的高考成績,等到順利進入心儀的大學后,像個刑滿釋放的囚徒,恨不得彌補一下這十幾年的虧欠,開始熬夜打游戲、追劇、談戀愛盡情的釋放自己,回歸本性。一定程度上,這些孩子成為了學習的奴隸,而非主人。
真正有頭腦的人十分清楚,真正的學習是從大學以后才開始的,而大部分人卻認為,上了大學學習就結束了。最后很多人不明白,為什么自己名牌大學畢業,混得還不如當初班級平庸的同學,說白了差距就在這后程發力上了。您把起跑線,當成終點了,你混的不慘誰混的慘?
第二,缺乏學習的正向反饋。也就是說,在學習完畢以后,沒有看到良好的效果,或者沒人給予夸贊,鼓勵與支持。總是一味地學習,卻看不到半點進步,得不到他人的正向反饋,很容易半途而廢,越學習越沒興趣。
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班里的學霸特別愛做難題,是他們腦子有毛病嗎?不是的,恰恰是因為他們非常享受做出難題后,同學們向他投來贊許的目光以及獲得老師狠狠表揚之后的內心滿足感,這份滿足感會讓他更加自信,從而投入到新一輪的學習中,久而久之,形成良性循環。再比如,健身房里的人們,多半會發朋友圈大秀自己的好身材,看著每天的點贊及評論,越來越有擼鐵的動力。
所以啊,條主奉勸各位家長,不要吝嗇你的贊美,有時候您一個贊許的眼神,會成為孩子主動學習下去的動力!
第三,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沒有找到學習的重大意義。大部分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上學,你家長讓我干啥我就干啥,你老師讓我寫啥我就寫啥,完全像個無意識的提線木偶,應付差事即可!大人們呢,基本也是這個狀態,你老板讓我干啥我就干啥,標準就是干完即可,無所謂好壞,渾水摸魚,到點下班。
要想屏除渾渾噩噩混日子的狀態,就需要尋找自己主動學習的方向,從興趣點出發,我對哪個方向更感興趣?哪些領域充滿好奇心?確定目標后,一點點進步,都會是你堅持下去的動力。冬奧會的亮眼之星——谷愛凌給了我們非常好的借鑒榜樣,興趣和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好啦,下一篇,我們來講一下《費曼學習法》,如何高效地學習,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