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出去玩,去親戚朋友家串門,相信這是很多寶媽都會做的事情,畢竟我們也想寶寶多接觸點人,多交點朋友。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際關(guān)系,在這個交往過程中,寶寶的行為也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比如有的孩子喜歡打人,有的孩子喜歡分享,有的大人愛護孩子,有的大人喜歡逗孩子。寶寶會通過自己的觀察,學習模仿他感興趣的行為,這些行為有的是需要我們肯定的,有的卻很讓我們頭疼。
如果孩子學到了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應(yīng)該怎么引導(dǎo)他“重歸正途”呢?其實很簡單!我給大家分享下我最近成功引導(dǎo)孩子的經(jīng)歷,看完你就會明白。
前段時間,我老公總是帶寶寶去我哥的店里玩,才沒幾天,問題很快就來了。我偶然間發(fā)現(xiàn)寶寶喜歡沒事就對人擠眉弄眼,不停眨眼睛。一開始我還沒當回事,以為是他自己發(fā)明的新玩法,直到有次出小區(qū),門衛(wèi)告我們說,你家孩子挺搗蛋的呀,還故意對我眨眼睛,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后來我才知道是我哥教他的。可能一開始他只是想以這種方式逗逗小孩,對他眨眨眼而已,沒什么大問題,沒想到寶寶反倒覺得有趣給印腦子里了。聽我老公說我哥每次都要那樣逗他,他礙于面子也不好怎么說。后面就沒再讓寶寶去他那里玩了。
小寶寶眼部皮膚嬌嫩,不停的擠眉弄眼養(yǎng)成習慣后,不僅會對眼睛造成傷害,還會給人不正經(jīng)的感覺。當然,這在部分大人看來只是好玩。下面進入正式的糾正環(huán)節(jié)。
以我所了解的育兒知識,孩子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不能夠強硬的要求他戒掉的,因為他這樣做也只是出于好玩,好奇,并不了解這行為會造成什么后果。其次,寶寶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自我意識,大人越是不讓做什么事的話,小孩子越是要做。所以,我對老公說,我們就不要管他,下次他沖我們眨眼睛,我們直接就不要看他,該干什么干什么,他覺得沒意思可能就不再眨了。才堅持了沒兩天,效果還不是很明顯,老公卻急了。看到寶寶對著他眨眼他就受不了,氣的黑著臉直接開始呵斥寶寶,告訴他不能這樣做。誰知每次他一教訓,寶寶反而對著他眨的更厲害,氣急了老公就開始打手心。最終兩敗俱傷,寶寶眨眼睛的毛病依舊改不掉,還有愈演愈烈之勢,從此以后無論什么事,只要不讓他做,他就對著你眨眼。
其實寶寶的解讀能力是很強的,你每一次的回應(yīng)都加深了他的的印象,他通過你的反應(yīng)知道你在意這件事,所以每次你告訴他不能這樣時,他反而做的更起勁,一是好玩,二是就是為了氣你,為了反抗。于是,我說服老公又回到最初的那種方法,寶寶再眨眼,我就對老公說,不要看他,當做什么都不知道,我們該干嘛干嘛,你也不要發(fā)脾氣,這樣他就會覺得沒意思不再這樣做了。
事實證明,養(yǎng)娃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最終娃改掉了眨眼的壞習慣,到現(xiàn)在也沒有再平白無故的眨眼玩。前后大概花了半個月吧。
所以,你家寶寶如果也染上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壞習慣,你不妨試試這個方法。當然,前提是寶寶的行為不會傷害到別人也不會重傷到自己。尤其是當寶寶做出的行為是無意識的,只是出于好玩,好奇,那么這種方法可以打消他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改掉壞習慣的目的。
另外,在用這個方法的時候大人一定要能沉得住氣,什么事都要有個過程,不能太著急。只有家長心平氣和,孩子才更容易接受你的方法。
如果覺得對你有幫助,可否慷慨點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