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在辦公室和同事們說起孩子上興趣班的事,然后我對戲劇課的介紹蠻感興趣的,于是給孩子報了春季班。
開學(xué)了,孩子上第一次戲劇課。第一次上課,我在一旁旁聽。我家孩子屬于靦腆的孩子,對于模仿表演,她的動作比較扭捏不自然。上課的時候,她有時候也會坐不住,有些不太好的小動作,看到孩子的課堂表現(xiàn),我挺不滿意的。
然而更上火的是,陪娃做戲劇課作業(yè)。作業(yè)是要錄一段表演視頻到群里,可就是這一條視頻錄了一個小時,我和她爸爸輪流上演批評教育。因為孩子有太多的小動作,站沒站姿,坐沒坐相。平常那個乖巧聽話,活潑可愛的孩子成了我們眼里最糟糕的孩子。
我們批評她上課不認(rèn)真,總是動來動去。表演也是太扭捏,站沒站姿,坐沒坐相。爸爸媽媽那么辛苦陪你學(xué)這個學(xué)那個,也是希望你能夠多學(xué)一點本領(lǐng),以后可以有更多的選擇機(jī)會。孩子一邊大哭,一邊承諾自己以后一定會認(rèn)真做好。那一晚孩子哭得撕心裂肺,我們也是一股氣,想要糾正她的壞習(xí)慣,尤其是不認(rèn)真的態(tài)度。
最近再次讀到陳美齡對孩子教育的小片段:她家老二也是上課坐不住,她和孩子的教育談話讓我頗受啟發(fā)。她對孩子說:我太喜歡你活潑亂跳了,我不希望你和哥哥一樣,總是安安靜靜地坐好。如果這樣,我生哥哥一個就夠了。我喜歡有想象力的你,以后你想站起來的時候,就想象自己的屁股和凳子有膠水粘著,你要站起來,那凳子也要跟著拿起來。從此,她的老二再也沒站起來。
對比自己的簡單粗暴,我感到很慚愧。我和陳美齡的差別是:她能接受孩子的不足,然后想辦法去改變孩子。我面對孩子的不足,教育的方式是簡單粗暴。我想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和我一樣,面對孩子的不足緊張著急、簡單粗暴。雖是方式不當(dāng),但是愛子心切的心情是一致的。所以說,作為父母,這個角色一生都要修煉成長。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父母,也沒有人能做完美的父母,都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長。
接納孩子的不足,是我作為父母角色的必修課。現(xiàn)在想想:我家孩子雖然不能做到上課全程專注,表演不夠自信大方,但她也有很多可圈可點的地方。我要做的是,發(fā)現(xiàn)她的不足之處,接受這樣的她,然后想辦法和她一起克服。而不是對她的不足,一味地生氣,批評,提要求。
做智慧媽媽,接納孩子的不足,我仍需要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