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你讓他干什么偏不做,凡事都和你對著干?!苯眨恍┘议L在微信朋友圈吐槽說。
市心理咨詢師張小可說,青春期的孩子最容易產生叛逆心理,所以教育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有方式方法。家長應該搞清楚孩子叛逆的真正原因,才能把青春出現的問題及時地幫助孩子解決。孩子本身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擁有獨特的個性。父母要做的不是試圖去控制自己的孩子,而是讓孩子有自由的發展空間。
張小可認為,青春期的叛逆也是一個很正常的孩子成長的過程。在叛逆的過程中可能孩子的變化讓家長難以接受。但是父母要明白的是,這個時候的孩子,由于身體和心理的變化,學習的壓力,情感的懵懂,友誼的變換,人與人之間的交際等等都會成為這個時期孩子的煩惱,所以有時會敏感和暴躁,內心渴望心理救助和情感上的支持。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要做的就是去了解,學會理解,去疏導孩子,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環境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尤其是孩子所在的家庭環境,對于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所以家長在平時就應該注意說話方式和處理事情的態度,表現出寬容,文明,樂觀的生活態度,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于孩子出現的錯誤,不要采取說服教育,不停地在孩子耳邊嘮叨,一直在指責和埋怨孩子,動不動就要發火,對孩子大吼大叫,講話不顧及孩子的面子和尊嚴,在很多時候當著親戚的面揭孩子的短,這樣孩子只會對父母產生抵觸情緒,也得不到問題的解決。
張小可說,溝通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在孩子的青春期,父母更應該學會和孩子交流,從而拉近親子關系。父母也能及時知道孩子的想法,進行探討,從而給孩子一個正確的答案。在交流時選擇孩子閑暇時間心情愉悅的時候,聊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關注孩子以外的生活。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這樣可以緩解孩子的精神壓力,也能從這些興趣中激勵自己的目標,增強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