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保健要點
如何及早篩查抑郁癥?作為一名基層醫生,一是要樹立和健全全面健康的臨床、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建立孕期和產后精神疾病篩查制度,確保青少年兒童每5個月至少采集一次確診報告;二是在每次確診前通過定期體檢,掌握各項指標(如淚膜破裂時間、淚膜破裂時間、血容量、心電圖等)等,同時還要結合我國實際,形成完整的抑郁癥篩查流程。
以北京安定醫院為例,精神科臨床統計數據為: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抑郁癥臨床癥狀以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力缺乏為主要特征,亞健康狀態(包括:食欲減退、睡眠障礙、乏力、精力不足、疲乏),包括“不能正常思考、思考能力下降、精力減退”,有“認知功能損害”(記憶力下降、注意力障礙、執行功能障礙)等。
但從初中畢業以后,抑郁癥則以明顯的身體不適感、乏力、食欲減退、睡眠障礙、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對以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部分患者還可出現幻覺、妄想或緊張不安等癥狀。
“抑郁癥屬于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癥、腦功能障礙類疾病?!?/p>
說到這兒,可能有人會說:“以前還會說,我也沒那么焦慮抑郁啊,哪有什么抑郁癥?”
確實,很多時候我們對抑郁癥有誤解,以為是情緒低落,但其實抑郁癥是一種精神類疾病。
現在抑郁癥的發病年齡普遍認為老年人的患病率比年輕人高,所以抑郁癥是成年人的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常見的抑郁癥也慢慢增多,每個人也都是如此。
我們的孩子中出現了一些所謂的“抑郁癥”,也是為什么會出現的原因,家長都應該學會對癥下藥。
01、孩子出現“抑郁情緒”,有哪些表現?
1、孩子情緒低落,特別容易發脾氣
特別是在家里,表現的特別乖巧,特別容易受到大家的關注,也特別容易受到別人的喜愛,像幼兒園里的小紅花、小星星星一樣會吸引別人的注意。
如果和同伴一起玩,會出現語言表達困難、緊張、想要上廁所的時候,會突然尿床、做噩夢。
經常發生的情況是,孩子在和家長鬧矛盾之后,很容易哭鬧、發脾氣,因為他在幻想自己的行為能夠得到認可。
2、孩子感覺自己的存在感不強,沒有自我價值感
孩子在抑郁情緒狀態下,通常會出現想要放棄的念頭,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想法,會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并且不斷地否定自己。
在這個時候,孩子會出現逃避,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的行為,也很容易受到抑郁情緒的影響。
3、孩子想要通過自殺行為來發泄情緒
當孩子有情緒的時候,他就會通過這些行為去進行表達。
這時如果父母不能夠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一味地給孩子施加壓力,而是不斷地進行打擊,那么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四、如何幫助孩子緩解抑郁情緒
1、 父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有明顯的逆反心理,他們有時候甚至還會出現自我厭惡感,父母應該學會停止嘮叨,適當地給孩子空間和自由,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那么孩子內心的壓力和煩惱就會減少很多。
2、 學會和孩子溝通
學會和孩子溝通是家長一生的必修課,而掌握這門科學教育的基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在學校感覺到被重視,被重視。
3、 教會孩子排解壓力
孩子們在學校如果不能夠處理好自己的壓力,那么就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孩子在學校里面也會遇到一些壓力,比如說同學之間的關系,或者是孩子對于學習的不滿,這些壓力有可能會導致他們產生逃避的心理。
我們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學習情況,不要把工作中的一些壓力帶回家,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
我們應該為孩子制定一些規矩,一些學習的規矩,這樣孩子在學習的時候也會更有方向。
4、 多和孩子溝通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時,都會變得非常暴躁,還有一些孩子在進入叛逆期時,開始和父母頂嘴,把自己關在房間里,拒絕和家長溝通交流,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太反叛家長沒辦法,還會出現這種想法的家長還有一些孩子和家長之間的親子關系已經到了非常緊張的地步,家長在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表達方式,不要總是用命令的語氣去和孩子說話。
我們可以發現在孩子和家長溝通的時候,很多時候,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交流都是因為一些小事情,并不是故意要和家長唱反調的,有的時候是因為一些小事情,家長總是和孩子的世界觀處在一個對等的地位,而且家長總是習慣性的去命令孩子去做一些事情,從來都是以家長的身份來進行溝通,但是這樣的溝通真的有效嗎?
有的時候孩子并不是不想和家長進行溝通,只是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沒有用平等的方式來進行溝通,那么家長就會用強勢的語氣來告訴孩子,而孩子也只敢跟家長頂嘴。
很多時候我們都在抱怨孩子不聽話,不理解父母,覺得孩子難管,認為孩子不聽話,不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