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區青少年心理輔導哪家好?
其實,早在美國對14歲至17歲年齡段的青少年進行心理輔導后,仍有20%的孩子由于家人長期照顧而心理障礙愈發嚴重。但又沒有一些青少年患上嚴重的心理疾病,所以容易被忽視。
據《2017年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我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指數居高不下。作為該領域的一份研究報告,目前來看,17-34歲的青少年抑郁癥狀檢出率為24.6%,但青少年群體仍受到其情緒的影響較大。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中國兒童中心的一份報告中,有個數據讓人觸目驚心:
2014年,中國大陸25個地區2679名青少年兒童中,約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并且各個年齡段的青少年兒童中,有22.5%的人出現過抑郁情緒障礙,有24.2%的人存在重度抑郁癥狀。
該報告稱,我國17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中,約有3000萬青少年兒童患有抑郁癥,并且呈逐年上升趨勢。
●5.2%的學生受到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顯示,抑郁癥已經成為21世紀最常見的精神障礙流行病學疾病之一。
專家介紹,除了和親近的人群,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指數隨著年級增加,在學校中的抑郁癥檢出率為一成左右,其中小學生為三成左右,初中生為三成左右,高中生為七成左右。在國家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病率的調查中,目前我國兒童青少年的精神障礙患病率為17.5%。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中國兒童青少年精神障礙流行率為5%——28%,其中重度抑郁為7.4%。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在10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有超過3萬種可能成為致病的精神障礙。
孩子為什么會患上抑郁癥?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7歲以下青少年兒童患上抑郁癥的概率高達20%——25%,其中有50%的兒童青少年患上抑郁癥,在4—10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有4%為重度抑郁癥。
● 長期抑郁癥導致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問題會有哪些表現:
1.情緒低落,經常感到悲傷、空虛,經常感覺傷心難過;
2.對周圍環境缺乏興趣,如食欲減退、體重下降,郁郁寡歡;
3.學習成績下降,疲乏,對學習不感興趣,缺乏自信,甚至出現頭痛、失眠、食欲不振等癥狀;
4.認知功能受到損害,如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執行力下降、思維遲鈍、學習效率低;
5.對日常生活喪失興趣,包括以前喜歡的活動比如打游戲、踢球、畫畫、逛街等,現如今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喪失了生活的動力;
6.容易發脾氣,和家人在一起時總是脾氣暴躁,容易哭鬧,或者表現得特別激動,容易激動;
7.失去學習的動力,包括熱、痛、厭食和晚睡;
8.食欲降低,沒有胃口,或特別喜歡吃得特別菜、很想睡覺、很容易疲倦,或者暴飲暴食、睡眠質量下降;
9.覺得自己很沒用,很累,自卑,甚至自責自罪妄想,嚴重者出現幻覺、妄想,總是覺得自己在別人眼中一無是處,比如自殘、自殺等。
我覺得以上的這些癥狀,如果你的孩子中了五分之一,那么孩子很可能是得了抑郁癥。
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很嚴重的,就需要緊急立刻尋求專業心理醫生的幫助。
青少年抑郁癥與成年人抑郁癥狀的表現有很大的差異。
青少年抑郁癥主要表現包括:
情緒低落
對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有嚴重的情感障礙,患者常常自責自罪,感到很累,嚴重時甚至出現幻覺。
行為失控
孩子的抑郁癥可以表現為:
行為失控
通常會表現為不上學的行為,比如不出門,在家打游戲,封閉自己,不與人交流。
對孩子的愛和需求減少
通常,抑郁癥患者在躁狂發作時,他們對任何事物都缺乏興趣,只有一個人每天不停地說“愛”,比如他們想吃,他們會覺得很幸福,因為別人會因為他們的狀態而表示祝賀。
攻擊性行為
比如摔東西、打人,如摔東西,拔頭發,反復咬自己的頭發,或是反復洗手,往往這些行為都是抑郁癥的早期征兆。
缺乏社會性情感的支持
父母是孩子在依戀關系中最重要的人,是孩子情感的主要來源。
他們通過孩子們可以看到他們的影子,也可以得到他們想要的情感支持。
和孩子保持聯系
即使只是一個人生活在一起,孩子和父母在一起也不一定是快樂的。我們需要和孩子保持聯系,讓他們知道我們隨時都會和他們聯系在一起。和孩子一起做一些他們想做但又難以完成的事情。
將你的孩子從網絡中解放出來
當孩子的生活變得更有趣,他們就會感到快樂。我們應該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以有趣的方式和我們互動。
如果你在網上有孩子想要和你說說話的經歷,你可以看下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