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何思敏 孩子上網課分心怎么辦?父母白天不在家,孩子能獨自好好學習嗎?孩子長時間面對屏幕,運動時間不夠怎么辦……在居家線上學習期間,深圳愛文學校舉辦一場主題為“我們如何在擁抱挑戰的同時,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的線上分享會,會上學校心理專家楊如琪提到,作為家庭中的照顧者,家長需要先把自己照顧好,這樣能更好地為家庭生活與親子關系帶來正面影響。
據悉,這場線上分享會是深圳愛文學校在疫情期間特別推出的眾多舉措之一,該校校長方泰德(Ted Faunce)表示,在當下這個充滿挑戰的時期,學校正全力幫助學生、家長和老師改善身心健康和社會關系網絡。除了為學生們提供線上學習資源、身心健康輔導,該校亦根據不同學部為家長們安排了各種線上活動,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為家長提供支持、幫助與建議;同時,學校為教職員工安排了減壓課程,制定了“員工援助計劃”,為教職員工提供心理咨詢、身心健康扶持等全方位資源。
面向家長:心理專家在線解惑、“早安咖啡”時間交流溝通
在本次線上分享會上,參會人員圍繞照顧自己、照顧情緒等方向展開話題討論。楊如琪為家長們提供了自我照顧的十個建議,包括:處理情緒的唯一辦法是為它們命名然后處理情緒、不要和別人比較自己的情緒、保持健康習慣等。除了心理學家在技術層面上解答家長的困惑以外,家長們也在活動中分享了各自調節情緒的實踐與建議,比如種花、唱歌、“不當媽媽幾個小時”、早晨跳舞運動半小時等等。在溝通與分享中,家長們不但得到了專業的心理支持,掌握了調節情緒的技巧,亦有效緩解了焦慮與壓力。
另外,幼教部還舉辦了“早安咖啡”線上交流活動,與家長溝通。針對家長們提出的低齡孩子依賴性變強情況,執行園長朱沛蓁為家長提出了三點建議:制定圖文并茂的作息時間表,幫孩子在家保持秩序感;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之間劃分物理邊界,例如以房門為限,讓孩子知道,家長關上門時,自己需要向家中的其他大人尋求幫助;和孩子討論對個人時間和空間的尊重,堅持標準,也讓孩子建立起家長完成工作后便會回到他/她們身邊的安全感。
面向教職工:“員工援助計劃”助力員工關注自身、解決困難
除了鼓勵學校教職員工積極參與面向家長的線上分享會,讓同是家長的他們也能獲得專業心理輔導,或者分享自己的故事與建議,愛文人才和文化團隊還請來了持證的正念減壓(MBSR)教練,幫助教職員工在線練習放松方法,掌握觀察自我身心狀態的技巧,讓教育者們暫時放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緊迫責任感,先成為自己壓力的問題解決者,關注自己的情緒與身體。
此外,愛文還為應對疫情制定了“員工援助計劃”(EAP),該計劃從2022年4月1日起實施,為教職員工提供心理咨詢、身心健康扶持等全方位資源。
面向學生:中學部有身心健康與個性化輔導項目,小學部有早會和一日總結
學生的心理健康始終是深圳愛文的一大工作要務。為加強對學生身心健康的關注,該校中學部充分利用導師項目、個性化輔導課、學生支持團隊共同完成身心健康與個性化輔導項目,小學部則是通過早會和一日總結落實該項工作。
班級老師和個性化輔導老師都重點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進行相關主題的談話,鼓勵學生分享線上學習期間的體驗,加強集體凝聚力,互相支持、互相促進,一同解決同學們可能共同面臨的問題。個性化輔導課由學生導師設計,個性化輔導老師負責教授。在學生導師段辰雨看來,每一位學生都是個體,面對的壓力也都不一樣,在開展線上網課的這段時間以來,個性化輔導老師會一周花三天時間,一對一找學生們談話聊天。“每個同學面對的學習壓力都不同,除了日常心理課互動之外,更需要老師們一對一傾聽學生遇到了什么問題,了解他們現在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