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家庭,怎么才能培養出一個愛學習、求上進的孩子?
來看看這幾個曾經的“普通孩子”:
被蘋果砸到頭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
阿基米德洗個澡,發現了浮力;
萊特兄弟把玩蝴蝶玩具,后來發明了飛機……
探索精神、對科學的熱愛, 是孩子最強大的內力,學習、成長都能靠它所向披靡!
尤其對愛問“為什么”的孩子來說,從孩子身邊的事物入手,及時解答孩子心中的困惑、解釋周圍的科學世界,定能為將來的學習和興趣奠定好基礎。
當孩子進入小學階段后,科學素養的培養也變得更加重要。
新修訂的《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小學階段,學生要“初步了解與小學生認知水平相適應的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能夠利用科學方法和科學知識初步理解身邊自然現象和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特別是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科學素養好的孩子,未來注定不得了!
吉譚雅麗,10歲研究人工智能,長期閱讀科普雜志,憑借自己的發明,獲選“美國杰出科學家”稱號,15歲登上《時代》雜志封面。
所謂“學霸”并不一定是天生,后天也能引導和培養。
哈佛大學第26任校長陸登庭就建議:多讀科普。
霍思燕、黃磊、吳京等眾多明星家長都在讓孩子讀科普,目的也是培養孩子的學霸素養。
5歲的嗯哼知識面讓人驚嘆▼
讀科普書能讓孩子系統地接觸新的知識、概念,以及專門的詞匯,而這種認知效果,僅靠故事型讀物是難以做到的。
但是面對琳瑯滿目的圖書,選擇什么樣的,才是孩子需要的、喜歡的呢?
如果一套科普書圍繞孩子們喜歡的動植物、用兒童的語言講述、并配有大幅精美插畫,設計一些舉一反三的游戲,一定要選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