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喆喆媽媽咨詢:
多媽媽你好,對于兒子的管教問題,我很頭疼。
兒子9歲多動,行為習(xí)慣比較差,孩子爸爸也是脾氣很大,對兒子只會粗暴阻止,動不動就以“打”來威脅。
我覺得兒子越來越大,這樣的方式肯定不行了,但是老公不認同,說像我這樣講道理有什么用,等孩子大了自然會懂的,現(xiàn)在就是要嚴管。
我希望能有別的方式讓兒子改善問題,也希望我可以拿出實際效果反駁我老公。
我們都希望,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能夠遵守規(guī)則、文明有禮、高效執(zhí)行,但多動癥兒童可不會這么給家長面子,情況往往正好相反。
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嚴加管教”會特別有用,見效快。
但是多媽媽發(fā)現(xiàn)當孩子尤其是男孩,年齡漸漸長大時,父母自己也會感受到他們的對抗會越來越明顯。
可見父母自己心理也隱約清楚:責(zé)罰等方式來管教孩子并非長久之計。
而對于A娃來說,更是如此。
懲罰可能會對孩子造成的4個“R”
在經(jīng)典育兒書籍《正面管教》一書中,作者簡·尼爾森曾談到懲罰對孩子可能造成的四個“R”:
1.憤恨(Resentment) ——“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 報復(fù)(Revenge) ——“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
3. 反叛(Rebellion) ——“我偏要對著干,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4. 退縮(Retreat)——
(1)偷偷摸摸 ——“我下次絕不讓他抓到。”
(2)自卑 ——“我是個壞孩子。”
一味對孩子進行打罵懲罰,只會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四個“R”的種子。
每一句責(zé)罵,都將成為水滴和肥料。
經(jīng)年累月之后,這些種子就會破土而出,長成一棵帶刺的毒草,讓整個家庭都受到傷害。
所以,這4個R,是我們要盡力避免的!
如何良好的約束和管理多動癥孩子的行為呢?
用更加正面的形式,來鞏固孩子好的行為,漸漸摒棄A娃沖動的、破壞的行為和思維。
多媽媽分享3個正向“反饋法”,家長可以根據(jù)情況用起來!
1.立即反饋
一旦孩子出現(xiàn)良好的行為表現(xiàn),應(yīng)迅速給予表揚和贊許,讓孩子能立即知道自己做得怎么樣。
尤其當孩子面對令他感到厭煩的事情、不愿執(zhí)行時,家長更應(yīng)該立刻安排積極的反饋,激勵他們參與。
如果表揚不足以使孩子堅持一項工作時,就該增加籌碼,使任務(wù)更具獎勵性。
“立即反饋”應(yīng)該非常明確、特別、越迅速印象越深刻,效果越好。
2.頻繁反饋
對于普通兒童,每天只需幾次反饋,就能夠起到督促和鼓勵的作用,但對于多動癥孩子,反饋必須更多。
頻繁反饋,可以讓孩子始終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樣、該如何做。
當父母試圖改變孩子的重大錯誤行為時,應(yīng)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自己所能給予獎勵。
如:20分鐘的作業(yè)量,孩子拖拉幾個小時還沒完成,這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拆解、細分時間。
如果5分鐘(或更少)能完成一道題,則記錄一分,今天的作業(yè)任務(wù)全部完成后,立刻給予相應(yīng)的獎勵。
3.突出反饋
多動癥孩子對于一般的獎勵或贊許,往往會敏感度降低,因此我們需要突出、有威懾力的反饋,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突出反饋包括實質(zhì)性的獎勵,如零食、玩具、錢等物質(zhì),也可以是特權(quán)、旅行等承諾。
這種獎勵一般來說是違背教育常規(guī)的,因此不能頻繁使用,平常生活中還是要以喚醒孩子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為主。
當遇到特殊的、緊急的情況,家長就可以采取突出反饋來發(fā)展和保護孩子的積極行為。
我們常常說,為了提醒孩子保持專注,可以給他們設(shè)置鬧鐘或便簽紙?zhí)嵝选?/span>
同樣的家長也可以在自己經(jīng)常看到的地方,貼一個大大的笑臉或者提醒語,告訴自己多多關(guān)心、鼓勵和表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