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你有沒有發現,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很多時候比讓孩子學習鋼琴外語還要難。
因為,好的行為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養成的,它需要家長格外用心,并持之以恒。
下面是幾個幫助孩子改善行為的建議。
1. 每天花點時間和孩子單獨相處
到目前為止,你能做的改善孩子行為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每天和他們單獨呆在一起,給予他們積極的關注,與他們建立需要的情感聯系。
當他們沒有這種來自家長的積極的關注時,孩子們就會用消極的方式來尋求關注,結果和其他的紀律方法就不起作用了。
定個目標,每天給每個孩子10-15分鐘,你會立刻看到他們明顯的改善。
2. 認真對待孩子的睡眠
想想你在過度勞累時的感受,暴躁、易怒、頭痛和胃疼。對于孩子來說也是如此,現在大多數蹣跚學步的孩子(到十幾歲)的睡眠遠遠少于他們成長中的身體所需的睡眠。
青少年甚至比一些更小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睡眠。家長們要清楚知道你的孩子按年齡需要的睡眠時間。
如果你的孩子睡眠不足,試著每隔幾個晚上把就寢時間提前10分鐘。一個休息得好的孩子會表現得很好,包括在學校里。
3.制定日常時間表
學會時間安排對孩子來說格外重要,所以要為一天中最具挑戰性的時間,比如早晨、放學后、吃飯時間和就寢時間,制定明確的時間和順序。
對小孩子來說,用圖片或文字寫下日常生活的順序,讓他們裝飾它,然后掛在他們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提醒他們堅持下去。
4. 每個人都有家庭責任
孩子們需要明白,不只是爸爸媽媽,每個人都需要為家庭做出貢獻。
所有的孩子,從蹣跚學步的孩子到十幾歲的孩子,都應該做他們每天做的“家庭貢獻”(或者稱為家務),這有助于讓整個家庭更緊密。
從小教會孩子各種生活技能,努力防止他們成為被慣壞的“王子公主”。
5. 簡化家規,但執行要堅決
別在家里制定太多的規矩,對孩子們來說,要把一堆亂七八糟的規則搞清楚是很困難的。
如果你有50條家規,那就把它們削減到10條,留下最重要的。同時一定要明確,違反每個規則要的結果。
提前向孩子們明確規則和結果,一旦孩子違規,家長不能敷衍,不能心軟,不要屈服于孩子的吵鬧,要把規矩堅決執行下去,這樣的家規才有意義。
6.別擔心,開心點
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想想你的孩子會如何向他們的朋友描述你,他們會說你很有趣,很輕松,還是說你壓力很大,很專橫?
試著通過多微笑來改變你的能量。這將幫助你在壓力下保持冷靜,你的孩子也會注意你的情緒變化,有樂觀積極的父母,孩子們的行為也會更加積極。
總之,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良好行為習慣的建立也是一個需要堅持的漫長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