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心愿。就算孩子成不了“龍”,成不了“鳳”,最基本要求,是能健康成長。
暑假就要過去了,將要開學,離開父母的視線,要警惕孩子染上不良行為。如抽煙、玩游戲、網癮、早戀等。孩子一旦染上這些,父母焦慮,無助,彷徨,內心總想不明:孩子平時還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就變成這樣?

為什么孩子會染上不良行為習慣?下面從4方面具體分析。
第一、家庭原因。
家是孩子溫暖的港灣,是孩子的庇護傘,孩子無論在外面遇上狂風暴雨,還是遭受冷嘲熱諷,家始終是最好的“療養院”。
正處在成長中的孩子,心理抗壓能力有限,需要一個溫馨的家,一對體貼的父母。
當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足夠的愛,得不到足夠的關注,只能向外尋求寄托。如早戀的孩子,很大原因是家人的疏遠,得不到關愛,在外有異性投來一點點溫情,就會心花怒放。

游戲上癮的孩子,是家長過度放縱造成的。當孩子需要陪伴時,家長沒用心去關愛,而是用手機當“保姆”打發孩子,玩游戲是孩子的情感寄托。
家里得不到溫暖,得不到陪伴,是孩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的重要原因。
第二、孩子自我調控能力不足。
孩子到了學校,面臨很多問題而得不到解決,內心空虛,孤獨,無助。在這情況下,自控能力不足的孩子,需要找個寄托,上網,玩游戲,早戀,抽煙等,能使他們過得充實起來。

第三、受同伴影響。
離開了家,同伴是孩子的精神寄托。如果孩子的同伴染上不良行為習慣,孩子為了被同伴接納,也會主動染上。很多抽煙的孩子,都是向同伴學的。你們想下,若你孩子周圍的同伴都抽煙,如果孩子不抽,會被排擠的風險,他能不抽嗎?
第四、社會原因。
無良商家唯利是圖,唆使引誘。就拿網絡來說,當孩子要查一點資料,會自動彈出很多不良的廣告或誘惑人的游戲,不要說小孩,成年人看到都禁不住點進去。這些社會上不良的誘惑,成了孩子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的溫床。

懂得了孩子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的原因,有利于父母掌握正確方法應對。父母們掌握下面4種方法,讓你孩子遠離惡習。
第一、家庭凝聚愛的力量。
家,給了孩子足夠的愛,能如春風化雨般滋潤孩子的心田。夫妻間不要太多爭吵,父母不要太多嘮叨,對孩子不要太多束縛、不要太過放縱。
放縱過度,表面看來,孩子高興,實際很空虛。以手機當“保姆”,是父母放縱的表現。

父母多陪伴,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能及時為孩子抺去心靈深處的陰霾。
第二、增強自控能力,提高自律意識。
讓孩子多讀名人故事集,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多是耐得住寂寞,自控能力強的人,多讀這些書,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律意識。
讓孩子多了解染上不良行為習慣的害處,舉身邊一些反面人物,如玩游戲上癮的孩子,荒廢學習,最終一事無成。
能過正反事例的引導,讓孩子自覺豎起抵御不良行為的循牌。
第三、引導孩子正確的交友觀念。
孩子的圈子直接影響其身心健康,要引導孩子慎交友,若發現進入的圈子里有不良的行為習慣,應指導孩子當機立斷退出。

怎樣了解孩子的圈子情況?
從班主任口中了解,班主任最了解本班每位學生的具體情況。
家長若全方位掌握孩子在校的具體情況,能及時為孩子指點迷津。
第四、排除社會上不良因素的干擾。
社會里不良因素很多,父母應做到:手機不能獨自給孩子玩;不能讓孩子隨便接觸社會上那些具有不良行為的人;不能讓其看一些不健康的書……
總之,要讓你孩子遠離惡習,家長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今天,為孩子付出一切;明天,孩子會為你回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