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yǎng)優(yōu)秀的孩子,首先要從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開始。
1、自己的事自己做。
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應該做一些適合特定年齡的事情。比如吃飯、穿衣、疊被子、系鞋帶、整理書籍等等,在孩子做事之前家長要先教給他們怎么去做。當一個孩子不想做某事時,家長可以給予鼓勵。要讓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培養(yǎng)他們獨立的自理能力。




2、做事宜早不宜遲。
培養(yǎng)孩子“做事宜早不宜遲”習慣,比如,放學或放假在家一定要讓孩子先完成功課之后再去玩耍。還有要培養(yǎng)孩子做飯事要提前5分鐘,比如起床、吃飯、上學等一些事。這樣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應對可能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從而養(yǎng)成從容的心態(tài)。



3、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什么活都不能做。要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洗碗、拖地、整理房間等。主要是能培養(yǎng)孩子的家庭責任感,讓孩子明白他們是家庭中的一員,有義務幫家里分擔一些事情。




4、愛上閱讀。
可以先從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入手,只要讓孩子養(yǎng)成閱讀習慣,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就可以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要經(jīng)常陪孩子讀書,尤其是在孩子1到3年級的時候。還要大量閱讀各種書籍,讓孩子積累詞匯、增強語感、提升寫作能力、擴大知識面、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5、學會選擇和判斷。
如果家長總是為孩子選擇安排好一切,剝奪了孩子選擇的權利,慢慢地,孩子就凡事依靠父母,缺乏自立和自信。當讓孩子學會選擇,懂得判斷和取舍,比如吃什么飯、買什么玩具、穿什么衣服等等,可以讓他們感覺到能掌控自己的事情,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思考意識和習慣,讓他們更快的學會自立,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自己承擔選擇的后果。這也會讓他們在以后人生中面臨重大選擇時,有自己明確的目標。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