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寫作者(包括給文字最終定奪的一些編輯)常犯的錯誤,本人總結如下,希望能對他們有所幫助。(按犯錯人次從多到少排序)

1.關于某人曾經任某職務的敘述,如果單位仍然存在,應該將“原”字放在單位的后面,如,“外交部原部長錢其琛”,不應寫為“原外交部部長錢其琛”;如果單位已經倒閉或者更名,應該將“原”字放在單位的前面,如,機械部已經不存在了,“原機械部部長李興華”,就不應寫為“機械部原部長李興華”。

2.三四個、五六人、七八袋等非確定數據,中間不能加頓號,也就是不能寫成“三、四個”“五、六人”“七、八袋”,更不能寫成“3、4個”“5、6人”“7、8袋”。如,“看上去她只有七八歲”,不能寫成“看上去她只有七、八歲”,更不能寫成“看上去她只有7、8歲”。非常確定的另當別論,如,“自貢報業大樓三、四樓租給了海天公司”。

3.表示序列的數字,是漢字,后面打頓號;是阿拉伯數字,后面打下腳點;若加了括號,后面不打任何標點符號。如,“單位文藝匯演共12個節目:一、《我愛你塞北的雪》……”“單位文藝匯演共12個節目:1.《我愛你塞北的雪》……”“單位文藝匯演共12個節目:(一)《我愛你塞北的雪》……”“單位文藝匯演共12個節目:(1)《我愛你塞北的雪》……”

4.表示“第XXX”序列的數字,只有一位數的,用漢字;兩位數的,可用漢字,也可用阿拉伯數字;三位數的,用阿拉伯數字。如,“北京冬奧會獎牌榜,中國排名第一位,埃及排名第二十五位(第25位),南非排名第136位”。

5.“上世紀90年代”,不能寫成“上世紀九十年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更不能寫成“上世紀8、90年代”。

6.自貢公共招聘網等所有網站名稱,不能加書名號。如,“我在人民網發表了一篇文章”,不能寫成“我在《人民網》發表了一篇文章”。

7.任何證件不能加書名號。如,“我昨天上午到市公安局辦理了養犬許可證,下午到市車管所補辦了駕駛證”,不能寫成“我昨天上午到市公安局辦理了《養犬許可證》,下午到市車管所補辦了《駕駛證》”。

8. 大年三十,中央電視臺舉辦了春節聯歡晚會(因為是活動,不加書名號);大年三十,我看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因為是節目,要加書名號)。

9.書名號之間、引號之間不加頓號。如,我看了《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名著;“你不是人”“你才不是人”……他們兩個對罵。

10.許多情況下,“截至2022年9月”不能寫成“截止2022年9月”。(“截止”是某件事完全結束了,“截至”是某件事做到某個時間點還要繼續做)

11.加括號對某句話的注釋結束后,不打任何標點符號。如,(“截止”是某件事完全結束了,“截至”是某件事做到某個時間點還要繼續做)。

12.關于“等”“等等”及相關標點符號的用法。如果前面是名詞等詞語,而且詞語間標的是頓號(書名號之間不打頓號),后面就用一個“等”字,而且不用標點符號分開。如,今年我重溫了《三國演義》《紅樓夢》等名著;我最近去了杭州、上海、蘇州等地旅游。如果前面是短句,而且句子間標的是逗號,則用兩個“等”字,并且用逗號隔開。如,曾經倍受村民青睞的壩壩電影,去星羅棋布于鹽都大街小巷的錄像廳看錄像,到一度瘋狂發展的舞廳跳舞,以及在遍及旮旮旯旯的臺球室打臺球,等等,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非常風靡的娛樂方式。

1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推進情況如何?李克強總理尤為關心。”這是一句話,而且是一句陳述句,問號應為逗號,即“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企業生產經營和項目建設推進情況如何,李克強總理尤為關心。”

14.作為報紙應為《自貢日報》,作為單位應為自貢日報社。如,記者蔣周德又在《自貢日報》發表了一篇頗有深度的調查分析類稿件,自貢日報社記者蔣周德今年又有幾篇作品獲省級大獎。切忌寫為“《自貢日報》社記者蔣周德”。
15."六年級2班"應簡寫為"六(2)班"。

16.句子成分前置或者后置,在文學作品中比較常見。但是,有的詞、詞組不能前置或后置,否則意義完全不一樣,因為那是語序混亂。如,"六(2)班的兩個學生“不能寫成"兩個六(2)班的學生","新舊兩個社會"不能寫成"兩個新舊社會","剛出土的兩千多年前的文物"不能寫成"兩千多年前剛出土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