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北京講課,課程結束后和幾位家長探討了孩子的教育問題。
發現家長提出的關于孩子的問題還是集中在拖拉、晚上熬夜,早上要叫起床,學習天天催,做事沒動力。
家長講完后就是一通抱怨,說現在的孩子真的太難管,而且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哪方面出的問題,應該怎么樣才能給到孩子協助。
聽完家長的感觸,我當然明白家長的心理,著急但又不知道為什么會是這樣。
其實我想說的是,孩子的這一切都是習慣惹的禍。
由于沒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的習慣,孩子很多行為習慣都受到自己的情緒狀態的影響。
情緒好,一切都還不錯,情緒不好,整個行為狀態全部都會出問題。
所以,家長在那一刻幾乎是束手無策的。
因為他改變不了孩子的行為,更影響不了孩子的情緒,于是問題就會愈演愈烈,到最后一發不可收拾,怎么辦?
這就是家長關心的問題,也是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要解決的問題。
從哪入手?
我認為良好的習慣養成,就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因為良好的習慣,才是一個孩子成功中重要的基石。
人的品德基本上是由習慣組成的。
俗語說: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
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
何為習慣?
美國著名教育家曼恩曾說:“習慣就仿佛一條纜繩,我們每天為它纏上一股繩索,不要多久就會變得牢不可破。”這句話的后半段我不敢茍同,我相信習慣可以養成,也可以打破,但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力和無比的毅力。
習慣也是一樣,它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只是許多人不加注意或不肯承認罷了。
想要革除因循茍且、缺乏耐心、吹毛求疵或自私自利等不良習性,若是缺乏意志力,不能大刀闊斧地改革,便難以實現目標。
“起飛”需要極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脫離重力的牽絆,我們便可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
習慣的引力就如同自然界所有的力量一般,可以為我們所用,也可能危害我們,關鍵看我們如何運用。不過,習慣或許一時有礙于達成目標,但也有積極的一面。
宇宙萬物各循軌道運行,彼此保持一定的秩序,畢竟也都有賴于引力的作用。所以只要我們善于運用習慣的龐大引力,就能使生活有重心、有秩序、有效率。
從以上分析,我們就清晰地認識到習慣對于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啦。
所以對于家長朋友,不管你的孩子今天年齡多大,所謂的問題有多少。
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從這一刻開始去給到孩子一個習慣的認識,讓他開始形成自己一生的重要的習慣。
并且讓他知道,只要開始,永遠不晚。也只有一個良好的習慣才能讓孩子的一生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