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就簡單方面講,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小學階段是孩子好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因為這是孩子教育階段的開始,同時也決定了孩子今后的性格養成,所以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那么孩子在小學期間需要養成哪些好的習慣呢,今天咱們就來一起聊一下~

一、要讓孩子養成練字的好習慣,能寫一手好字
漢字是代表中華文化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能夠寫一手漂亮的字是很多人所向往的,但是能夠做到的卻并不是很多。當孩子中考、高考時,一手漂亮的字體可以享受到額外的加分;在求職時,一手漂亮的字體能夠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無形中也會獲取額外的機會。所以,趁早讓孩子養成練字的習慣,不一定要求孩子寫得多么漂亮飄逸,但是字體一定要工整端正,最起碼讓人看上去是舒服的。
二、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家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但是要如何贏在起跑線確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從小培養孩子養成愛讀書的習慣很重要,還要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一旦產生了興趣,同時這也是孩子好習慣養成的必要條件。而且孩子們可以從書籍中獲取到更多的知識量,這樣有利于孩子前期的知識儲備,在學習中也會起到輔助作用。

三、讓孩子能夠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
現在要說走遍全中國國都通用的語種,除了普通話沒有第二種了吧,所以學會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其實很重要,而且在學校的學習氛圍都是以普通話為準的,這樣孩子也能夠積極地融入到集體當中了。學好一門語言也是會伴隨一生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這首詩就道出了語言的重要性,所以不要在這方面放松對孩子的管理。
四、讓孩子保持一顆好奇心
對于孩子提出的任何問題,家長都應該充滿耐心地給孩子解答,這樣在滿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時,也無意間增長了孩子的好奇心,這樣有助于孩子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一個沒有好奇心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所以家長們需要去培養孩子的這種習慣,并且要學會引導孩子來增加他們的求知欲。

對于孩子家長們一定要從小抓起,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在起步時是正確的人生方向和價值觀,一個好的習慣真的會跟隨孩子的一生。不要懈怠每一個細節,爭取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