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學習成績焦慮,其實就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但是現實中,還是有很多家長,每天晚上吃過飯,就忙著刷劇,而孩子的家長更是拿著手機看直播,打游戲,都管不了孩子的學習。
這種現象,從一些極其中產階級,慢慢蔓延到了普通百姓身上。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種社會精英們的社會分層,讓整個社會失去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
教育是家長成功的輔助工具,每個家長都應該明確自己的職責,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不能一味的壓迫孩子,孩子只能更加優秀,家長也應該為孩子的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
幫助孩子尋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而是家長在讓孩子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朝著哪個方向去努力。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父親的故事,這個父親說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就一直拖著不去學習,導致成績一直不好,最后不愿意去學校了。
其實這個父親的想法是好的,現在很多孩子的承受能力都比較差,所以他們總是會不自覺的把家長的一些焦慮內化到孩子的身上。
并不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而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樂趣,在孩子的內心世界中失去了樂趣。
作為家長應該這樣做
讓孩子愛上學習
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家長應該這么做
1、接納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有自己的天賦的,如果孩子的天賦被我們忽視,那么這個孩子很可能就會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也失去了孩子學習的熱情。
其實孩子的學習也是如此,要做到接納孩子的這種狀態,首先要理解孩子的這種狀態,這是非常正常的。
作為家長要去接納孩子的這種狀態,要明白他們需要的是什么,比如說我們能夠理解他,我們能夠傾聽他的感受,那么孩子在學習這件事情上也會有很大的動力。
2、發現孩子的優點
我們要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不要總是拿他跟別的孩子比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我們家長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去找到他的優勢,然后讓他的優勢變得越來越多,讓他在自己的領域發光發熱。
其次,我們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要相信孩子有能力。
有的時候,我們要相信他的能力是天生的,比如說孩子的視覺能力。在數學學習中,如果孩子做題很快,我們就認為孩子能力強。因為你這道題做對了,孩子在某個方面的能力確實比其他人強。我們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得更好,我們只要給孩子時間,讓孩子把做事的節奏放慢一點,去完成某件事。只要能夠讓孩子堅持到最后,慢慢地提高孩子的能力。
最后,我們要相信孩子可以做好。
我們肯定孩子,鼓勵孩子在這件事情上做得更好,我們一定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即使做不好,也能夠獨自完成。所以,不要去評價孩子做得對不對,然后就批評他們。而是告訴孩子,自己相信他們可以做得更好,當然你的支持會給他們很大的幫助。
如果孩子因為沒有獲得成功而沮喪,我們就不要再去指責他們。只要鼓勵他們繼續嘗試,并在我們的幫助下能夠做好。
3、不要否認孩子的失敗
我們需要讓孩子知道失敗并不是他們自己的錯。
孩子如果不喜歡失敗,可能會通過拖延、躲避、拖延來證明自己是不是足夠聰明。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失敗是無法改變的,我們要給他們一些時間來驗證。
4、當孩子因為和別人意見不同而很生氣時
千萬不要說“這有什么好生氣的!”“你太愚蠢了”“我要生氣了”等等。
這樣的語言表達方式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已經做出了努力,卻還是失敗。對孩子來說,可能是覺得沮喪和挫敗。我們可以通過問問題來激發他們對世界的好奇心,引導他們認識自己的感受,并對世界產生興趣。
比如我們可以問孩子:“你覺得有些許生氣?你覺得有些什么辦法可以讓你生氣?”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時,他們就會知道,生氣的時候不能控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