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焦慮孩子的未來,孩子焦慮自己的未來,家長的焦慮孩子的前程。家長的焦慮,最終受苦的還是孩子。
家長的焦慮,歸根到底是對自己的不信任。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最終成為了焦慮。家長變得不敢信任孩子,孩子便不再相信家長,家長的信任徹底摧毀了孩子對家長的信任,同時,家長對孩子的依賴也蕩然無存。
《小歡喜》中,方一凡因成績好而得到家長的認可,方一凡的媽媽還為他報了好幾個補習班,方圓和童文潔也是為了孩子不辜負媽媽的信任而著急。但是,家長的過度信任卻帶給孩子最大的痛苦。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jīng)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lǐng)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的孩子總是要人照顧,所以我對他有過度的期待,甚至很嚴格。
剛開始,他是一個很好的孩子,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有了越來越強烈的獨立意識。他不再是我眼中的孩子,他有自己的思想,我希望他按照我的思路來做事。
我對他有各種各樣的要求,我對他也有各種各樣的期待,我的要求要比他的標準更高,可是,他對自己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不符合我的期待,越來越不符合我的標準。
這也讓我非常痛苦,他不符合我的標準,他不符合我的期待,但是,他沒有按照我的標準來做事,這也讓我非常痛苦。
當我知道這個事實后,我整個人都非常崩潰。
我覺得自己已經(jīng)到了瘋狂的“表演期”,在這種瘋狂的表演之中,我感受到了很多的痛苦,并且深深地影響了我的生活,讓我的處境也陷入了困境。
幸運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一直沒有得到幫助,甚至無法解決自己的困境。
最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我一直都以為大概是我自己的問題,最親近的人,卻總是用自以為是的、鄙夷的眼光來看待我和其他的孩子,甚至有些鄙視的眼光。
我很沮喪,有些無助,不敢抬頭跟人群交流,社交能力下降,沒有勇氣去跟陌生人說話,甚至不敢出門見人。
后來,我實在無法忍受,于是,就把自己封閉起來,不出門,把所有的時間花在網(wǎng)癮里。
可是,事情總歸是不好的。
以前,只要我把游戲卸載了,就會有各種罵聲,各種爆脾氣。
現(xiàn)在,我不那么抗拒游戲,可我開始沉迷的時候,連應付爸媽都顧不上了。
我也不那么沉迷于網(wǎng)絡,可是,我的心思早已被網(wǎng)絡給吃壞了,游戲里的打打殺殺殺,只是夢魘一樣,有時讓我忘掉自己的夢想。
甚至我可以一夜不睡,只等著父母來告知。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還是要懂得示弱,給孩子找一個有安全感的港灣,而不是在管控孩子玩游戲的時候發(fā)出命令。
——————
您知道青少年心理專家
最重要的一點是
——
青少年需要
——
——————————————————————————————————————————————————————————
省下來的時間,甚至不用花錢補課,孩子的時間都被排滿,沒有可以自己支配的,相當于被規(guī)劃了。
“孩子已經(jīng)上初中了,很大的事情,讓她自己做決定。”
“我做什么,都是為了她好!”
……………………
這樣看來去,這真的就是媽媽想對女兒說的嗎?這一切,都是因為女兒的“自主決定”嗎?
其實,孩子對媽媽做出的決定,她并不是不認同。恰恰相反,她認為這是女兒的選擇,是女兒需要為她做的。
所以,親子溝通是互動的基礎。如果想讓女兒更聽話,媽媽不妨在孩子做決定的時候,稍微提醒一下,而孩子卻不領(lǐng)情,不愿意去做,那么,媽媽可以按照自己的經(jīng)驗給女兒“下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