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對孩子的身高很焦慮,擔心孩子的身高問題。
在中國,談論一點身高的標準,就好像100個人里有個左右的人在談論一個身高的話題,誰的孩子長得高,誰的孩子的孩子身高就很高。
其實,很多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身高能有一些“突破”,到時候可得注意了。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 爸爸身高1米7,兒子身高1米8
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和老公身高1米9,從兒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決定,讓孩子健康長大。
身高1米7,老公卻比孩子1米9,因為身高1米10,還是普通孩子的個頭,所以就要求孩子長高。
當孩子身高1米65,但身高卻只有75的時候,這位朋友就大發雷霆,并對孩子說:“你看人家你才剛躥1米8,再看看你才6歲。”
當孩子的身高達到了標準身高,但孩子的身高卻只有70,卻只有70厘米,這位朋友感到很失望,只好訴苦:“有時候孩子個頭不高,就會影響他的智力發育,你要我給他補?!?/p>
看到這種情形,你是不是會認為,這個孩子智商一定不高?其實不然,生活中我們常常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如果父母看重孩子的身高,卻對孩子身高總是抱有各種期望,他們會把這種期待內化成一種壓力,然后把這種壓力變成一種負擔。比如一個孩子如果不愛運動,我們也會說:“你是不是懶?!逼鋵嵑⒆硬粣圻\動,正是在培養這種壓力,這種壓力導致了這種壓力,使得孩子想要保護自己的身體而不去鍛煉,所以才會產生這種想法。
家長給孩子的期望太高,
反而給孩子施加壓力,讓孩子變得更加不自信。比如孩子的成績差,我們對孩子說:“你一定要好好學習,考不上好的大學,就沒有好的工作?!边@種壓力就會轉化成動力,讓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影響孩子的成長。
如何應對孩子的成績下降?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主動思考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根本。
當孩子的大腦出現了偏科現象的時候,家長要鼓勵孩子,因為成績就是孩子學習好壞的一個標準,家長應該關注,學習習慣的好壞也是孩子提高成績的一個前提,要讓孩子知道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更要重視學習方法的總結,把知識轉變成自己的能力。
2.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
父母要幫助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比如可以陪孩子去讀一些有關學習方法的書籍,從而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也可以帶孩子去各地旅游,讓孩子從小就知道作為一個學生,需要去學習,不是為了父母,是為了老師,而是為了自己,讓自己在學習的時候,也可以做到學以致用,從而讓自己的學習效率提高。
3.讓孩子有計劃性地進行知識積累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學習不只是學習知識,更多的是在積累本領,在積累的過程中提升自己,才會更好的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
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如果孩子成績不理想,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找出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牢,還是學習習慣不好,亦或是孩子沒有學會對知識點進行復習,那么父母在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時,就應該讓孩子參與進來,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這是為什么而學習,而不是單純地覺得是為了讓孩子聽話而讓孩子學,以學習成績來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能夠學會知識。
家長應該注意這幾點:
1.可以通過一些學習游戲來幫助孩子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如果孩子是為了不想學習,可以為孩子建立學習目標系統,學習為什么要學習的道理等。
2.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表,對學習目標進行分解,提高學習效率。
3.幫助孩子找學習資源,把學習方法引導到學習過程中,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學習更高效,家長才能更省心。
今日話題:
你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嗎?你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
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著疑問,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