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家長很焦慮,說孩子去了外邊會很緊張,很擔心,很擔心孩子出去會受傷,那么我有沒有什么建議?
我有沒有什么建議?
孩子出個門,把孩子領到外面,就會說他家有人來訪了,這個孩子很安靜,跟他無關。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能理解家長的擔心,因為人都是老實巴交的,孩子自己在外面打圈子肯定不老實,
所以孩子的家長可能會更有壓力,甚至會焦慮。
我可以這么說,你覺得在外面膽小、內向又不合群,是嗎?
是的,孩子在家里不敢跟人打招呼、不敢說話,是個很麻煩的問題,但是孩子還是可以鍛煉出來的。
我的建議是:首先,加強孩子人際交往能力的培養,
在家里的時候,在家里的時候,可以把自己的小圈子、小圈子拉上來,讓孩子跟大家一起玩。
在家里,就可以多邀請其他小朋友到家里來玩,甚至還可以培養孩子的一些社交能力,比如讓孩子主動跟鄰居小朋友打招呼,讓孩子幫忙一起洗菜,然后讓孩子邀請同學來家里做客,讓孩子在家里當好小主人,讓孩子一起做家務,等等。
其實,孩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必須要學會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我們要從小就多給孩子安排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慢慢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生活能力。
最后,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是需要家長的培養的,當孩子能夠安排時間時,相信孩子會有很大的提高效率,也會擁有更多時間管理能力,這對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
培養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著手:
1、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時間
這也是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的最好方法。
沒有孩子天生就是磨蹭的,孩子不是故意的,我們越催促孩子,孩子越磨蹭。
因此我們要提高孩子的時間管理能力,讓孩子自己掌控自己的時間,能夠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有利于孩子進行自我管理。
2、為孩子制定時間管理的辦法
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有很多,更多的是因為沒有時間觀念,所以才會磨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時間管理的辦法,讓孩子自己制訂時間表。
比如定一個時間表,這個時間段可以分為兩個小時,30分鐘,一個小時之后是30分鐘。
先從孩子最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安排出每天的具體時間,然后和孩子一起把這個時間寫下來,按照計劃的執行。
家長在執行這個規則的過程中,要有監督的成分在,在和孩子一起遵守這個規則的過程中,要注意的方式方法。
如果孩子意識到父母和自己都在遵守規則,那么孩子也會把規則帶入自己的生活,有規則的遵守規則,不會總是頂嘴。
家長在執行規則的過程中要細心溫柔但不能耍脾氣
,就像動畫片里的《小豬佩奇》中小豬爸爸愛讀書的場景一樣,當孩子的觀點不被認同,或者質疑時,家長不要急于求成,溫柔而堅定地和孩子一起執行規則。
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也讓孩子知道“不頂嘴”并不是什么壞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鼓勵孩子用更好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家長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角色扮演”的游戲,把自己扮演的角色當成游戲,在游戲中引導孩子模仿。
同時,在游戲中讓孩子知道,如果自己頂嘴時,爸爸會生氣,而他又會有勇氣說出這樣的話,會保護自己。
等孩子能接受了,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這個游戲中,兩人一起討論一下誰的反應速度快,能準確率得多。
這樣孩子不僅能幫助孩子改善情緒,也會更加的開心。
如何與孩子一起玩游戲
1. 陪伴
家長在陪伴孩子游戲時,需要注意的是,游戲時需要全身心投入,不能把游戲當成任務。
在游戲過程中,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互動,在游戲中,家長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對于孩子的每一個階段都要有規劃,游戲的內容也可以根據孩子的特點進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