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睡前故事
周末,一大早,我去鄰居家的小姑娘家串門。小姑娘正開心地玩著。小家伙有個小包,里面放了蝦米、桃子、小蘋果、小兔子等一堆干糧,歡聲笑語,但小姑娘就是不愿睡午覺。我問,圓圓怎么了?她說,孩子把自己的衣服弄臟了,放在衣柜里面了,我們看到后,心里不舒服了。
我立馬詢問圓圓為什么要這樣做,圓圓的爸爸說,孩子說他們都喜歡跟他們一起玩。所以,不要只和小朋友玩,多跟自己的爸爸媽媽交流吧。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知道了圓圓的真實原因,我對圓圓的評價是,他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跟誰都能玩到一塊兒,如果不是那樣的話,他也不會去那樣做,他只是和小朋友們混在一起。
但是后來我們也有了一些時間,和孩子們一起玩,孩子們對他也有了一種感情。
然后我就說,你還是要多陪陪他,多和他互動。
比如,周末晚上,跟他一起看書,玩游戲。慢慢地,他也喜歡上了這種陪伴的感覺,當他在一個人的時候,他才會把注意力放在書,把手放在書架上。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多陪伴孩子,孩子的認知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所以,在平時可以經(jīng)常陪著孩子玩一些游戲,能讓孩子提升認知能力,促進孩子大腦發(fā)育,那么,對于孩子來說,究竟有哪些游戲能夠讓孩子樂此不疲呢?
第一個游戲,搶玩具
沒錯,就是搶玩具,看動畫片!
說到這里,很多家長會覺得,我家的孩子,一天到晚都不愿意跟我們分享玩具,我們怎么說他都不聽。
其實,想要孩子不跟我們分享玩具,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孩子為什么會拒絕我們,從這幾個維度了解孩子的需求。
01
追求玩具的過程
很多時候,孩子會喜歡和父母玩玩具爭搶玩具,是因為孩子覺得比玩具更有趣,他覺得自己更有價值。
如果父母能夠多帶孩子去接觸這些小朋友,孩子的好奇心就會被滿足,而且他們會不斷的去挑戰(zhàn)這些小朋友,從而得到他想要的玩具。
如果父母不去拒絕,孩子就會逐漸變得越來越好動,孩子覺得游戲好玩兒,或者是孩子覺得好玩兒的,那他玩什么都是以滿足他的需求。
如果父母不去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會感到很無聊,孩子覺得父母不愛他,所以在父母面前抬不起頭來。
第二,父母要了解清楚孩子想要什么,可以去引導孩子,也可以給孩子介紹好幾個小朋友,讓孩子有一個興趣愛好,有一個可以交往的小伙伴。
第三,孩子想要的東西,父母一定要“舍”給。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不能太嚴苛,也不能太寬松,而是要懂得孩子喜歡什么,愿意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就算他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但是孩子愿意去完成,那也是不錯的。
第四,父母要尊重孩子的隱私,不能看孩子的日記,也不能翻孩子的書包,更不能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溝通,要看到孩子的優(yōu)點和進步,而不是一味地指責孩子。
第五,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交流溝通,讓孩子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下成長。
《小歡喜》中,喬英子的媽媽對她很嚴格,在外人面前經(jīng)常會說出“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喬英子想要報考南大的大學,而宋倩對她的勸說則是“如果你想考南大,就去南大,如果你想報考南大,那就一定要考南大”,在母女兩人的對話中,宋倩除了嚴厲,還經(jīng)常會對英子說“不要你這樣”、“你沒有資格”、“你不行”,宋倩多次對女兒的努力都沒有給出正面回應,而英子總是會感覺委屈,更加的叛逆。
2、尋求權利
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叛逆,是因為孩子想要掙脫父母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