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三歲孩子一眨眼(Paint Bella)就上幼兒園了,同樣有焦慮的媽媽和有焦慮的寶寶媽媽,孩子哭鬧時就會焦慮,孩子出問題了我又焦慮。焦慮的媽媽帶娃心力交瘁。這個問題真的很嚴重嗎?焦慮的媽媽怎么陪伴,焦慮的孩子沒了,她的焦慮感從何而來?
案例
上周我帶著jason去姥姥家玩,我們家有兩輛車,媽媽帶了一車的汽車,和兩個孩子玩著玩著jason突然“開竅”了。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一開始小家伙對汽車的“神操作”十分感興趣,都不想讓抱起來的我走過去,jason說“媽媽你別走,你走慢點,我來陪你。”
我雖然身體是在被窩里,心里卻覺得這個理念挺有道理,于是跟他說“明天我們再來試試”。
這樣他就又開心起來了,玩了一個小時的車,一個小時后我們也順利出門了。
03 成人的應激反應,孩子的免疫系統有問題
今天晚上回家給大家講個故事,小編講的是一對父子。
兩父子在他很小的時候,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發生了很多事情,其中一件事情的影響都很深遠。
那就是他和父親的沖突,他和父親有沖突,因此他的父親就開車帶他回家,到了之后,父子倆就發生了激烈的沖突。
就這樣他覺得對方非常的不可理喻,他跟父親的關系一直處于一種矛盾的狀態。
所以他就問父親:“你到底該怎么辦?”
父親回答說:“你就告訴他,不要在這個時候跟我說這種話。”
那他就說:“如果我跟你說,你就跟我這樣,你就不應該這樣。”
我們當時覺得他幼稚,但是后來才知道他們其實非常的難過。
而且我們都知道了,這種事情并不是針對他。
這就是我們家長首先要做的,不能覺得孩子年紀小就不應該跟孩子說這些話。
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表情,要是發自內心的去接納孩子,也不要以大人的感覺去對待他。
在交流的過程中,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幫助孩子學會面對問題,學會反思,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
我們還要注意溝通的時候要排除孩子的抱怨,比如孩子跟你說我不想上學了,你很可能會直接告訴他:“你不想上學是不是因為學校不開心啊?是不是因為老師教你遇到什么問題了?你為什么不想去學校了?你今天在學校的表現怎么樣?”
當我們這么問的時候,孩子一定是一臉茫然的,但他肯定自己想不出來的。我們一定要忍住,不要直接去評價,而是可以說:“你今天情緒很不好,所以不想上學了,所以…………………”
這時,孩子一定會想著,爸爸如果去上學也會和我一樣高興,那我怎么去上學呢?肯定會如實的告訴爸爸自己的想法,而且會做出改變。當我們與孩子的關系處理好了,孩子的厭學問題也就自然而然的解決了。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
曾說過:“孩子們更需要愛,特別是當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其實孩子不需要愛,他們需要的是一種看見和陪伴,而不是我們有多么“功利”的心態。如果我們能讓孩子感受到愛,他們將不會抗拒上學,而是對學校充滿期待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