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要戒尺嗎?家長要戒懲戒,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個教育方式是不是對的?如果懲戒能夠促進孩子的成長,那就說明是有效的,值得提倡,但要慎用。
如果孩子犯了錯,不管你怎樣講道理,孩子依然我行我素,那就需要進行懲戒。
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打是親罵是愛”,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是要有度,“度”需要把握好。
1、
懲戒要有度
,孩子犯了錯誤,不是只有懲戒,還要有懲戒,才能起到教育作用。但是,懲戒不是體罰,懲戒也不能打罵,一定要有度。
否則,可能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導致孩子長大后怕父母,不敢對父母坦誠相待。
二是,要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犯了錯誤就要承擔責任,而不是逃避責任。
比如,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推卸責任。只有敢于承認錯誤,承擔責任,勇于承擔責任,孩子才能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三、如何讓孩子懂得“真善美”
家長需要引導孩子明白:“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犯錯誤是可以被原諒的,我們不能逃避任何的錯誤?!备改覆粦撛阱e誤里兜底,讓孩子成為一個毫無用處,或者屢教不改的人。
因此,家長應該引導孩子了解“真善美”的內涵。比如,當孩子看見“蜘蛛俠”和“香蕉”等各種各樣的動物時,也可以讓孩子幫忙找一下“救命稻草”,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孩子的辦法。
四、家長不要只顧著自己說教,要多傾聽孩子
不少家長聽到孩子說“假話”就會很生氣,對孩子大喊大叫。比如,當孩子看見“狼”、“大灰狼”時,家長就開始著急,用“狼”來形容孩子。這樣做會讓孩子產生很強的挫敗感,產生焦慮感,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個想法,那就是“假話”都是空的。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用物質獎勵。
5、孩子很喜歡跟自己比
在孩子小的時候,這個階段是他們身體發育的黃金期,也是培養孩子良好習慣、道德品質的最佳時期。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還小,就認為孩子什么都不懂,在父母眼中,孩子的一些行為就是胡鬧,不聽話。這其實是孩子開始出現叛逆的信號,如果家長不能很好的處理,很有可能會影響孩子以后的成長。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搗亂,就會讓孩子自己在屋子里安靜一會,等到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再讓他去做。這就容易讓孩子的性格養成了,家長如果不理會,孩子很有可能會演變成一個愛打人的人。
如何管教:
1、孩子之所以不聽話,其實是受到外界的影響。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比較聰明,好奇心很強,他們很容易滿足父母的想法。父母是他們學習的榜樣,也是他們的老師,有了這樣的一種方式,讓孩子覺得自己和家長是平等的。孩子才會乖乖的聽家長的話。
2、孩子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么?孩子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
孩子在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就以為自己不學習,就沒有目標。
如果孩子有這樣的疑問,才需要家長去了解一下孩子的學習目的是什么。比如孩子是為了避免被責罵,才需要學習,這時候家長要做的是引導孩子的學習目標。
孩子的學習目標比較模糊,以后怎么做才能更好?
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孩子沒有學習目標,光有學習動機,別說是孩子了,很多家長都做不到。
1、找到目標,學習動力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尋找自己的學習目標。比如,學習目標是基礎題、閱讀題、文言文。
再比如,學習目標是要考上重點高中
。考上重點高中后,具體化的目標會更明確,更容易形成驅動力。
2、找適合的學習方法,高效學習
想要學習成績更好,就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更高效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