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要為孩子學業焦慮
曾經,有網友和父母傾訴自己的成長經歷:
小學階段學習非常好,最近一直在追別人家的孩子。但是每次考試出來,他都只能考到全班倒數。父母非常著急,感覺他肯定是作弊了。一心想著以后要贏,但后面無論怎么努力,成績都無法保持在前幾名。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于是,他就下定決心不考了。開始混日子,上課睡覺,回家玩手機。甚至開始休學。
隨著休學的時間越來越長,他們還結交了一些社會上的朋友,一些社會上認識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些人說應該去找工作,但是他們不知道該怎么找工作。
很苦惱,他們不知道自己該怎么辦。
我們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該怎么做,很焦慮。
我希望能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幫助他們改變孩子的問題。
我想一步步拆散孩子,用愛和正確去教育孩子。
我想幫他們,但是沒那么容易。
因為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是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
而且,對孩子無條件的接納,這是有條件的,
無條件的愛,是不動聲色的,是平和的,這會大大減輕孩子的無助感和壓力感。
他們心里就會覺得自己沒有能力,或者是這個孩子不行,這個人不行,那就會失去信任。
所以,無條件的愛孩子,不是滿足孩子的需求,無條件的滿足他們的需求。
而是要關注孩子背后的需求,關注他在這個過程中獲得的成長。
一旦孩子的需求被看見了,感受到了價值感,他們才有可能變得自信、有動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獲得更多的能量,更好的成長,才能在未來的某一天,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所以,請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能量,別因為這些事情,毀了孩子的希望。
另外,請多給孩子一些時間,多一些耐心。
《做孩子的老師》
一書中曾寫道:
“教師的地位越高,這些孩子得到的成績越好。”
也就是說,老師的地位越高,這些孩子得到的成績就越好。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這位家長是怎么做的:
暑假期間,學校組織各種活動,鼓勵孩子參加。
比如,組織各種親子活動,家長和孩子一起畫畫、講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還可以和老師保持密切互動,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家長的影響力。
還可以多給孩子講講偉人的故事,讓孩子體會到成功人士的不易。
最后,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
有了學習計劃,有了學習目標,還愁什么時候能提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