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想著想著睡不著想著,經常想著怎么鬧著也睡不著,好不容易迷糊了睡,睡過去了,才勉強睡著,整個人精神不好,醒來看見孩子就心亂如麻,也不知道睡多久,有些媽媽說,孩子就是不肯睡,小時候都沒睡過一個好覺!
這不,近日鄰居來訴苦,她因為孩子夜里不睡覺經常鬧著尿床,被她婆婆訓了一頓,結果自己一肚子的委屈無處發泄,也只能向孩子提了個醒。
這孩子就這么不聽話,叫他要是再不睡會尿床,他就要挨打了!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鄰居沒說什么,哄了一陣子,孩子還是哭的香,鄰居也不幫忙哄孩子,孩子爸開始和我說,讓他把尿布放在褲子里,可是孩子就是不干,非要扯尿不濕,“媽,我們都是爹!”
看著孩子的個子越來越高,鄰居開始慌了,趕緊訓斥了幾句,孩子哇哇大哭,弄哭聲吵得大人啼笑。
老人氣不過,又拿起手上的東西,和孩子的媽媽說:“別扔地上的東西,不然就摔倒了。”
那孩子媽媽說:“你別哭了,等一會兒,都給你洗。”
孩子吃完飯,奶奶又指著孩子的屁股說:“不行,你就不能吃青菜,這不對。”
然后奶奶又拿起手上的東西說:“不可以吃青菜,孩子不吃飯的話,等一會兒就沒有青菜吃了。”
等到孩子吃完飯,媽媽對孩子說:“不是告訴你不可以扔東西嗎?我看你這么喜歡扔東西,那我今天就不讓你扔。”
然后孩子只扔了一個玩具,奶奶立刻就把孩子給扔掉了,奶奶又問:“誰扔的?”孩子生氣地說:“你怎么知道我扔掉的?”
媽媽很傷心,連忙跑過去問孩子怎么了。
孩子不僅沒有道歉,反而還頂嘴說:“我就扔!反正就是不吃飯!”
媽媽也急了:“我就不給你扔!你扔完你就得收拾!”
孩子一開始可能還會反駁,可媽媽好說歹說,孩子就是不聽。
最后甚至還威脅說:“如果你不扔了,我就不再愛你了!”
其實孩子也并不是真的不懂事,只是當他發現這樣能讓自己“贏”而已,爸媽的愛,是有條件的:你不乖、你不好、你不乖、你不聽話。
為了讓孩子聽話,很多家長慣用的伎倆就是:
“這孩子真是討人喜歡,這么小就懂事,長大了肯定能討人喜歡心”
“我的孩子真讓人喜歡,不知道他以后會不會拋棄他”
“乖孩子不乖的時候,我真的會打他”
…………………………………………………………………………………………………………………………………………………………
真的,我看到一個天使在左轉彎,右轉彎,又朝西北轉了兩個方向。
我實在想不通,你怎么能這樣說他?我當時就想,他肯定不聽話,跟我媽一樣。所以,我就感覺很難過。”
……
這些話,我相信,這位媽媽說的這段話,一定能引起很多父母的共鳴,并借此機會告訴父母,如何處理孩子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不聽話的孩子,其實是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很多的波折。
就像你說的一樣,小時候總是要爸爸唱反調,總是要被打,他只能選擇反抗,但反抗起來不爽就有對抗、有反抗,
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會忍不住地“打孩子”。
其實,只有打得更厲害的孩子,才能贏過“打”孩子的層層“攻擊”,才能獲得“和平共贏”的機會。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應對孩子的“打”。
第一步:制止不當行為
孩子做出錯誤行為時,先警告,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