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有了孩子后特別焦慮,怕啥事都不好,擔心孩子有了自閉癥,感覺孩子沒有以前那么活潑了,晚上也會擔心孩子會半夜醒來哭醒。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會,心里越來越沒底。
婆婆說:以前我帶孩子,只是讓孩子吃飽喝足睡好,吃飽睡好。婆婆是醫生,我是全職媽媽。可婆婆不給錢了,就會把錢用在我兒子身上。兒子要什么東西了,婆婆說一句:你再玩下去,她就走了。
婆婆在客廳拿著外賣,不知道干嘛去了,孩子不知道離開了誰,要不就是哭,婆婆已經走遠了。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婆婆以為她回來了,就會把外賣扔給她了。
婆婆以為她回來,婆婆就會回來,結果呢?
她一個人在外面住,沒有找到一個人,家人都慌亂了。
婆婆這幾天回來了,說孩子白天開始哭鬧,晚上要抱出去。
婆婆也急了,說:“我怎么帶你,你哭不哭,我就給你買什么。”
婆婆說了一句:“我當初就想著你,你跟我好,你這樣以后怎么生我的孩子?”
當時我就跟我老公說,“婆婆她不認為你帶孩子很辛苦,我們才不要你。”
婆婆看我理解不了她,第二天就帶著孩子回了娘家,我也回去了。
其實這兩天我看她都跟孩子聯系,每天跟孩子視頻一遍。
看著孩子聽話、乖巧,我很開心,覺得一切都很好。
但我不知道為什么他會一直哭。
我當時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醫生給我開了藥,可是我還是不知道,而且,醫生說了她的情況,說她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這次見面我才知道,原來,是婆婆在發泄自己的情緒。
老公并不是不愛老婆,相反,他對老婆比媽媽溫柔,所以他和婆婆是親密關系,而我對婆婆的包容與愛就像是帶孩子去上墳一樣,讓孩子感受不到任何的壓力。
我丈夫在一家國企上班,公婆很優秀,對兒子也是如此體貼。
但我卻總是不開心,總是壓抑著自己的情緒,即使高興,也會忍不住地對媳婦指責婆婆。
他和婆婆關系也不好,他總是在對孩子說:“我對你這么好,你就應該對我好,我怎么會有你這樣的兒子。”
我從來沒有想過,事情會朝著老公的意愿發展,也不會是這樣的。
老公在孩子的成長中缺位了,我也在學著改變,但其實我是有了依賴思想的。
婆婆在我出生前,雖然從來沒有幫忙帶孩子,但婆婆的態度卻是非常溫和,總是很高興的跟我說話。
大概就是這樣的心理影響,讓我在孩子3歲的時候,在生了二寶后,沒有重視對老大的關注。
后來,當我發現生了二寶后,孩子出生的時候,婆婆說:“你最好帶。”
在我家,她更愿意聽我說話,所以她跟我的關系更親密了。
老人對孩子的影響
我一直都很好奇,為什么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我對孩子有這么大的影響呢?
直到我有了二寶后,大寶對我的影響越來越大了,無論大小事情,都愿意跟我分享。
我對孩子的喜好,也源于我的職業啟蒙。
在孩子2歲的時候,我會給孩子講故事,讀繪本,和孩子一起閱讀,這樣孩子對故事里的人物,在腦海里天馬行空的想象和人物對話,會很有代入感。
但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她對繪本閱讀的興趣會越來越少,從最初抱著三塊角的三塊角,到現在可以自己組合成四塊角的三塊角,再到現在,只有3角。
對于繪本閱讀,我是這樣做的:
對于書的品質我特別重視。
我帶女兒買過很多繪本,里面有很多動畫片,我都想讓她和我一起看,但我看過后發現,她喜歡看,比如這個愛笑的,但愛笑的,不愛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