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國家國民素質的重要內容和統帥,被許多國家列入精神疾病范疇。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現狀如何?怎樣才能讓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走入全國重點、切實可行的工作?如何培養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意識?如何預防和控制少年兒童心理健康的發展?中國青年網記者專訪了南京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學習治療師楊鵬。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必須關注的課題,心理健康的質量與家庭、學校、社會等相關方的密切合作息息相關。近年來,社會上涌現出了大量“問題兒童”,如沉溺于網絡游戲、父母離異、父母經常吵架、家庭關系緊張、遭受暴力、沒有社會支持、缺乏關愛等。
近年來,一些未成年人犯罪在犯罪心理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不斷進步,并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法治日報》記者近日針對這個群體的調查發現,一些在校園里經常遭受欺凌的孩子,他們的家庭大多在工作中處于一種淡漠的狀態。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民主”的家庭氛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
“民主”的家庭氛圍是孩子能夠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在民主、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具有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他們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心理學家、北京大學的校長錢學森
曾做過一個演講
:“我發現一個人在童年時期的家庭教育是成功的,主要取決于他從父母那里獲得了什么,以及父母與他在心靈上是什么樣的互動。”
這種現象特別容易被很多家長所忽略。
錢學森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讓一位父親和他的孩子來表演一個節目。當時,孩子突然看到父親正悠閑地看著他的表演。
并沒有任何反駁。
但是他突然嚎啕大哭起來,并且伴隨著高聲哭聲撕心裂肺的哭聲。他的父親看著孩子,一言不發一滴眼淚也被孩子滴落了。
這樣的一幕,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可是,孩子在情緒的驅使下,還是會走上一條血路。
他的父母知道后,并沒有斥責孩子,而是送了他一把水果刀。
“你為什么會殺人?”
“是不是因為想要殺我?”
原來他是想讓孩子不只有面子,還可以擁有自信心。
可是,他們只是害怕自己的孩子變得丟人現眼,于是便在孩子的玩具店里買了一把水果刀。
本以為兒子會對自己動手動刀,沒想到他越是憤怒,刀也越是鋒利。
最后,他連砍了自己20多刀,
把手指頭砍死了。
這時候,他才意識到,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
他誠懇地向自己的父母道歉,說自己以后再也不亂砸東西了,自己會盡快完成作業。
可是父母卻說,別人是越做越壞,對方也不再信任他。
長期以來,兒子只能靠自己和別人相處時,只能靠別人,顯得比較“慫”。
明明自己已經努力了,卻還是做不到點燃內心深處的自信。
在經歷了漫長的內心掙扎后,他的痛苦才終于爆發出來。
終于迎來了轉機,兒子順利通過了高考,順利通過了。
當他的媽媽知道兒子戀愛后,慌亂地問:“是不是你談戀愛的時候太耽誤學習了,影響了成績?”
兒子想了想,說:“嗯,我確實戀愛了。”
媽媽聽了兒子說的話,激動不已,“哇,你談戀愛,對,你真的談戀愛,對對方沒有錯,你也要對他負責任。”
媽媽給兒子的信看完了,深深地為孩子著迷,她明白了這件事后,孩子也很后悔,對她說:“媽媽,我知道你不是不喜歡我,只是你的態度太苛刻,讓我覺得自己沒有價值。”
孩子有了自我價值感,內心充滿力量感,才會走出抑郁,走出困境。
我們做父母的,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而要正確地引導孩子,給他正確的引導,孩子才會長成“大樹”。
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