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老是吵鬧,讓多少媽媽們焦頭爛額。孩子的各種鬧騰,讓媽媽們崩潰又焦慮,老母親們也心力交瘁。
對于孩子不聽話,還有一種很常見的原因:
第一種是孩子無理取鬧,越鬧越多,越不聽父母話,越是和父母對著干,這一類是父母們的育兒壓力。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也就是說,當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時,如果父母無法滿足孩子,他們就會出現各種鬧、折騰、搞破壞的行為。
第二種是父母自己的育兒壓力,焦慮、煩躁。
父母們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煩惱,從而對孩子過度關注,時刻關注,像看護著一個問題,一旦孩子沒有按照他們的要求去做,就覺得孩子做的不夠好,從而焦頭爛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第三種是孩子的人格形成的原因,我們可以把這些孩子人格問題總結為12種原因:
1.沒有遵守規則
孩子2歲之前,沒有規矩,沒有意識到規則,在大人眼里就是不聽話。其實在孩子的眼里也許是不知道什么是規矩,所以父母就會用自己的一套標準來要求孩子,什么是規矩,如果孩子沒有按照訂好的事情去做,就會懲罰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規矩不再有秩序,父母要知道,孩子并不是沒有規則,只是沒有學會了遵守規則而已,一旦事情沒有按照既定的規則去做,孩子就會感覺不舒服,就會有焦慮的情緒,當焦慮的情緒在孩子心里累積的時候,就會把孩子當成一個定時炸彈,稍微有點不順心的事就會引發孩子的焦慮情緒,進而影響到他的性格。
3、壓力過大,影響孩子
在制定規則的時候,父母在設立規則的時候,要考慮到孩子的承受能力,孩子并不是不想遵守規則,也并不是不想遵守規則,只是不知道怎么做。當孩子不能遵守規則的時候,父母就要及時的進行懲罰,讓他知道什么行為會受到懲罰。
4、孩子不聽話,故意磨蹭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父母喜歡孩子一遍一遍的催促,嘮叨,你催促他,他會變得更加的慢,或者更加的慢,直到最后父母喪失耐心。
父母看到孩子磨蹭,在這個時候,可能會用催促的方式,催促孩子去做這個事情,但是孩子內心是抗拒的,他可能會吼叫,然后就會動手打斷孩子,這時候孩子的狀態不對,自然就會變得更加的磨蹭,所以說這種做法不但不會讓孩子意識到磨蹭,還可能會讓孩子更加的磨蹭,甚至于孩子對家長的吼叫變得麻木。
想要讓孩子聽話,我們就要先做出改變,讓孩子學會聽我們的話,這樣的話才能夠幫助孩子變得更加乖巧。
孩子磨蹭,可能是孩子還沒有完全掌握自己的節奏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作者提出了這樣一個理念,當孩子磨蹭的時候,不要催促孩子,而是說出自己看到的事實,當孩子知道了父母是為了自己好,他們就能夠慢慢地收斂自己的拖延癥。
也就是當孩子嘗試著將事情做完之后,發現自己的效率變低,就不會感到很焦慮,也不會再額外的去想一些解決辦法。
這就是正確的做法,無論是對于孩子還是對于家長,都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提升速度。
相信這樣的做法,很多家長都能夠成功的讓孩子的磨蹭變成了常態,從而也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自律,變得越來越優秀。
當孩子拖延的時候,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
1、 家長要學會管控情緒
有的時候,孩子做事磨蹭是因為有時候家長在事情上的失控,家長在孩子面前的表現,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的拖延。所以家長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家長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的時候多的去管控自己的情緒。
2、 不要對孩子說“不”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出現拖延的情況,就是因為家長們并沒有對孩子進行說“不”的教育,這個時候家長們應該選擇對孩子說“不”,而不是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