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叛逆厭學不聽話,這個時候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差,老師經常說他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更不用說在學校能認真聽講了。
孩子成績一直不理想,不僅學習成績下降,還在班上和同學的關系也處的不是很好,還有一些非常難管。
于是孩子經常會跟媽媽說:“我很煩,不想去學校了,我該怎么辦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媽媽就問:“你在家是不是有很多時候也想過要把這個事情做好?”
孩子就很容易回答媽媽的話,可是假如她說的是:“我很煩,我不想上學了”媽媽就會以為孩子是在撒謊,就會批評孩子:“是不是想逃學了”。
而孩子就會很委屈的說:“是不是我真的很煩,不想上學了。”
孩子的第一個反應是,我很煩,不想上學了。
第二個反應是,孩子很不開心,很難受,我們就很難受的。
所以這三個正確的反應,第一反應是非常正常的,第二反應是非常不理智的,是非常不理智的。
所以當孩子有厭學情緒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之后,我們再去面對孩子,這樣才能真正地走進孩子的內心。
3.有共鳴,不作批評
孩子厭學是最常見的厭學情緒之一,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會表現出對學習不感興趣、不愿意主動、不想付出精力、不想學習,就是孩子厭學的情緒表現。
那為什么孩子會厭學呢?其實背后的原因很簡單。
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學習者,孩子天生就具有很強的求知欲,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孩子這種求知欲的培養,孩子在厭學的時候,家長也要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讓孩子對學習充滿興趣。
要讓孩子熱愛學習,首先家長要熱愛學習,才能讓孩子對學習充滿好奇心,才有可能把學習當成一種本能的需要。
在學習中,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孩子在完成后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家長只是提供輔助,不要過度的逼迫。
其次,家長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學,而不是為了家長和老師。
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也是監督的角色,但是要讓孩子明確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學,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讓孩子從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3、孩子不想學習的時候,家長應該從什么入手?
肯定孩子的想法
當家長看到孩子不想學習時,不要一味的批評指責,家長要明白,孩子都是希望自己的父母的教育更好,教育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不想學習,家長可以給孩子說,不學習的話,你將來就沒有出路,但是我們也會有其他的選擇,所以家長可以從旁督促孩子好好學習。
如果孩子說不想學習,家長也不要著急,先讓孩子勞逸結合,玩是最好的,如果一味的批評指責孩子,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的學習狀態越來越差。
家長可以先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短期內的學習目標,比如,這次考試要比上次考試進步幾個名次,這樣一來,不僅孩子有了實現目標的動力,同時也會讓孩子有了成功的感覺,從而更愿意迎接挑戰。
不要過于看重孩子的考試成績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后,家長都會關注孩子的成績,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許多家長就會問孩子,為什么會成績下滑,為此感到痛苦。
其實,孩子成績下滑是一種正常現象,家長要理性對待。
要讓孩子知道,只有成績好,才能考出好成績,只有好成績才能報答父母的付出,才會得到爸媽的認可,才會有一個好的未來。
孩子的學習成績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加重要。
一個孩子的身心健康與否,不僅與孩子的成績息息相關,也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
真正決定了孩子的成長高度,不是成績
而是父母的教育觀念
如果父母們在生活中,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負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