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容易焦慮?
這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建立自我身份認同。比如對自己的認識,就會有對未來的期望,同時也需要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當孩子的理想是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或許父母要擔心的是,這樣的理想可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災難。
可是,從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發(fā)展來看,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脫離父母的束縛,獨立,形成自己的世界觀。而這個時候,青春期的孩子常常面臨一個獨立的任務,那就是完成孩子的“自我認同”。
\
以上五點是左養(yǎng)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yǎng)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怎么做呢?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 接納孩子青春期的變化
接納孩子青春期的各種情緒,讓孩子意識到他正在長大。
接納孩子當下的狀態(tài),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和孩子好好溝通,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取得孩子的認同。
其次,找一些共同話題,和孩子一起讀讀書,他看的書,做的事,給他講一些人生道理。不要跟孩子有身體接觸,讓他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
最后,如果孩子的情緒和行為有所改變,父母要反思,是否真的就是因為自己的教育方式不正確,才會引發(fā)孩子的逆反心理。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護真的是帶有偏見的,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最后,尊重孩子的意見,孩子的想法與內心想法也應該支持。
最后,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有些孩子在家庭中總是遭受批評,沒有自信。有些孩子在家里沒有存在感。孩子的負面情緒一旦發(fā)泄出來,就會被其他的事情所困,如網戀、說謊、賭博、賭博等。家長要幫助孩子培養(yǎng)出健康的興趣愛好,豐富孩子的精神生活,當孩子在現(xiàn)實生活中獲得自信,自然不會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
孩子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家長也不要總是想著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青春期的孩子雖然容易暴躁,但也是孩子人生中的一段寶貴經歷。家長要做的是傾聽并幫助孩子一起分析這段時光,樹立信心,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