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心理特點
兒童青少年心理特點
兒童青少年心理特點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家庭教育決定人生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針對兒童青少年心理特點,提出了關于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建議。指南指出,要讓兒童青少年認識到自己的獨特性,認識到自信、創造和自我動因等心理,要樹立自己獨特的形象和獨特的個性,學會接受成人的知識和能力,關注社會的和諧和人際關系。
在兒童期,家庭教育作用不可小視,關鍵是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親子教育專家孫云曉在他的《家庭教育促進法》里就強調了家長一定要學習家庭教育知識,知曉成長的真正含義,對孩子的教育要尊重孩子的選擇,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服從自己。
家長需要學習與孩子相處的藝術,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給予孩子足夠的理解和尊重。要多傾聽孩子的內心想法,不要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替罪羊”。
二、青春期問題如何解決?
為什么孩子在青春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為什么孩子們的情緒如此不穩定?為什么孩子們的關系如此緊張,家長卻不愿意傾聽?
青春期也是家長們溝通的最后一個階段,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溝通。
其實與孩子的溝通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溝通就是要找對方的弱點,也就是要找對方的優點,不要回避缺點。
比如說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說“你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說“你的任務都完成了,應該把精力放在學習上”,而是說“你今天的表現很好,我覺得你剛才做的事情都完成得很好,你是怎么做到的?”
只有當家長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優點上,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讓孩子得到認可,他才會愿意主動跟你說真話,與你保持良好的親子關系。
3、如何避免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影響?
孩子在不斷成長過程中,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心,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一些負面情緒,一定要重視并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以身作則,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1、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家長要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情緒,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表達情緒。
“你很生氣啊”
“你很難過”
“你很生氣啊”
“你很難過,很遺憾,所以你不愿意跟媽媽說話”
“你很傷心,是嗎”
孩子哭著說:“嗯,我很難過,我要哭一會兒”
“我很難過,我覺得很難過”
這時候家長應該怎么說呢?
“很傷心”
“你很難過,所以你不愿意跟媽媽說話”
“我看到你很傷心,因為我要弄清楚你的想法,如果你想要解決問題,你可以跟我說說你的事,好嗎”
“是的,你希望媽媽能理解你的感受”
“我可以跟你說說一說,媽媽,你說說一說,你有什么事嗎”
“你現在的情緒是怎么來的?”
“我現在不開心,我可以跟你說一說,怎么了,我們可以說一說,可以嗎”
其實孩子能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如果我們總是一味的用自己的經驗來教育孩子,孩子也會反感,而不是跟我們說“我不想跟你說了”,因為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沒有被尊重,沒有被關愛,沒有被信任,沒有被支持。
教育孩子光有愛是不夠的,父母還要有“同理心”,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才是最重要的,這樣他才愿意聽你的話。
5、說教要比命令效果更好
心理學上有一個“皮格馬利翁效應”,即“皮格馬利翁效應”。
大意就是說,當我們對一個人進行積極的評價時,他就會有更大的熱情;而如果我們用指責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他就會消極的對待這個人,就會失去自信,變得越來越自卑。
父母們可以觀察一下,在家里,如果孩子稍微表現得積極,就會給以贊揚;如果孩子表現得消極,就會給予嚴厲的懲罰,但是如果孩子表現得好,父母也要及時的表揚,以此來強化孩子的自信心。
那么,作為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到底該如何夸獎孩子,才能達到更好的夸獎效果呢?
1.在孩子取得成功時,表揚他的努力;
當孩子沒有完成任務,或者是完成了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都不要對孩子進行批評,而是應該進行表揚,這樣的話,孩子才會覺得自己真的很棒,而且有可能就會把這份認可轉化為繼續努力的動力。
因為孩子之所以有可能會失敗,是因為他們想要努力的方向是錯的,所以才會出現那么多的失敗。
在孩子失敗的時候,我們如果告訴孩子:“你可以的,只是這次失敗了,下次繼續努力。”
孩子一定會很開心,以后也就會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
2. 在孩子取得成功的時候,告訴孩子他是怎樣的人
當孩子成功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表揚他的成功,這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寶貝,你看起來你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