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孩子不聽話怎么樣?這是家長們比較擔心的一個問題。如果你的孩子不聽話,要不要逼他打招呼?你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方式來引導。
第一種方式:直接表達自己的情緒。
說出來的話直接表達出來,但是孩子們對于沒有直接表達出來的情緒毫無感覺,所以他們并不會懂得家長們的意思,而是直接把家長們教的內容都記在心里。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如果家長對孩子表達不滿,并且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笨,這么簡單都不會?”這就會讓孩子感覺自己和家長的距離越來越遠,并且心里會認為自己和家長之間的關系比較疏遠,當孩子學會了去和家長進行溝通之后,其實家長也會比較欣慰孩子能夠和家長敞開心扉,并且也會主動和家長分享自己內心的想法。
第二種方式: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家長們可以嘗試直接對孩子說:“我認為你可能遇到了一些問題,感到很擔心,不開心。”或者直接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有助于孩子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理解。
當孩子愿意表達情緒的時候,父母要支持孩子,去幫助孩子化解負面情緒,比如孩子在哭的時候,可以說:“你真的很想哭的話,那么我們可以先不說,哭一會兒,等你覺得不開心的時候我們再討論吧!”
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感受被家長理解和接納,會讓孩子的情緒得到緩解。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不管自己是否已經受到傷害,都是自己的錯,而不僅僅是由父母來承擔。
當然,父母也可以幫助孩子,去了解他們的感受,比如:“你現在覺得很生氣,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或者說“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開心的事情”。
當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理解自己的,并且對他們的情緒表示接納的時候,孩子也會更容易平靜下來,并且更容易接受父母給出的建議。
孩子也會更容易溝通,也更愿意向父母坦誠相告,親子關系也會更加融洽。
02 如何有效的幫助孩子處理負面情緒
前面說了,當孩子遇到負面情緒時,父母如果能夠陪著孩子去做一些能夠讓他們感到快樂的事情,幫孩子將情緒宣泄出來,那將有助于孩子身心健康。
1 給情緒一個宣泄的出口
實際上,有些孩子有負面情緒時,會出現情緒難以控制的情況,做一些令父母感到痛苦的事。
比如,在公共場合哭鬧,甚至會做出一些傷害他人的舉動,所以,父母要先幫助孩子把這些負面情緒“傾倒”出去,并找到孩子哭泣的原因。
例如,當孩子摔倒了,哭著對你說:“我疼,不要你抱,我不想疼。”這時候,你的反應可能是:
“摔倒很疼啊,快把它摔下來!”
“別哭了,你堅強一點,媽媽給你買好吃的。”
“我不想吃,我就要吃。”
其實,面對孩子的情緒,我們可以用語言和肢體動作表達:
“摔倒了很疼,很疼吧。”
“我知道你很難過,你愿意給媽媽講講你的感覺,媽媽很樂意幫助你。”
“我明白了,你是個懂事的孩子,知道媽媽不容易,我們一起想辦法來解決問題,好不好?”
孩子或許在你這里得不到答案,但他必定會愿意主動給你講。
我女兒,從5歲開始,每年春天都要帶她去書店,并且待在圖書館。
因為覺得有意思,我們常常坐在一起,討論什么是科學、什么是數學之美。
女兒也很樂意看她的朋友圈,我們常常在一起聊天、游戲、看書,甚至還一起出去玩。
女兒的學習成績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孩子的爸爸也時常在外地出差,這讓女兒的爸爸更加不安,但是每次送她到我們家時,他總是以自己工作忙為由,還是會來關心。
這也就更加讓她對學習產生了抵觸情緒。
后來她就放棄了,在她爸爸面前表現得很乖巧,很聽話,而且媽媽又是老師,總是說她學習成績好,所以媽媽對她的期望太高,導致她壓力很大,但媽媽對她要求很高,也沒有辦法去理解她,也沒有辦法去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