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個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童真童趣】
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沖突和矛盾,每個人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沖突和矛盾,孩子會在一個角色的轉換中,學會各種行為和情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情緒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無法保證孩子會一直開心,因為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們總是習慣于對孩子大吼大叫,或是隨意給孩子貼標簽。
“這就是不聽話的孩子,就是淘氣的孩子。”
“那么,為什么總是聽話的孩子?”
“其實,這就是孩子自我意識的覺醒。”
當父母經常這么問的時候,就相當于給孩子貼上了一個標簽,就是一個標簽,一種負面標簽,從而引發孩子對自我的認知和評價。孩子潛意識就會給自己貼上這樣的標簽:我不夠好,我不行,我很差勁。
孩子的潛意識里,就會形成和父母的比較心理,越來越不自信,更加不敢向父母傾訴。
在這種暗示效應的影響下,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慢慢的就會變得越來越糟糕,甚至于陷入惡性循環,連父母都不相信了,這個時候,父母還能指望孩子自己開導孩子嗎?
3、如果父母這樣對孩子說話,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
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特別高,看到鄰居家的孩子跳舞考級,就會對孩子說:“你看你的鄰居家的孩子,都那么優秀,你再看看你………………”這種話語說多了,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差,什么都做不好。
有些父母誤以為,自己的孩子就是不好,其實不然,父母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而自己的孩子成為不了他們心目中的那個優秀的孩子,孩子就會對自己產生質疑,甚至認為自己并不是讀書的料,甚至覺得父母和他談不上愛他。
4、父母對孩子缺少愛,尤其是遭遇到子女的時候
雖然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沒有什么大事,但是他們卻可能在意已經發生的事情,而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稍微落后,父母就開始指責、埋怨,認為自己的孩子一無是處,這就會讓孩子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從而產生一種消極的情緒。
5、
父母工作忙碌,無法照顧孩子
還有一種父母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或者保姆照顧,可是這也有可能導致孩子的情緒非常低落,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有情緒上的問題,與人相處也會有困難。如果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很差,父母總是爭吵不休,那么孩子也會有情緒問題。
《家有兒女》中,夏東海夫婦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就值得很多父母借鑒,他們都是因為愛孩子才會打孩子,但是卻不知道這種行為是一種錯誤的愛,正確的愛應該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樣的愛應該是一種更好的愛。
孩子出現問題,很多家長會采取的是打罵式教育
,這樣的教育方式表面上看起來是在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實際上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讓孩子懷疑父母是不是愛自己,孩子也會慢慢變成“問題”孩子。這也是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遇到的困難,比如給孩子一些暗示,甚至有的家長會對孩子說“你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可是這樣的話對于孩子來說就是災難性的。
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哪些傷害?
1、孩子會變得自卑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新聞,一些極端事件就足以讓人們覺得這些極端事件都是因為孩子犯錯誤或者是家長教育方式不對,所以家長們用打罵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話,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卑,在孩子的心中,家長們已經是陌生人,會對他們產生排斥心理,并且在孩子的意識里認為家長們總是對自己不好,這讓孩子們會產生一種深深的恐懼感。
2、被打罵的孩子會變得膽小
很多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會變得膽小,所以會有時候打罵孩子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畢竟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會慢慢的開始變得自卑,孩子們在成長過程當中也會變得膽小,認為自己是不被家長們喜歡的,也是一種潛在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