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孩子的焦慮性格,使他們變得外向開朗,從而有利于他們更好地適應環境。焦慮性格的孩子對環境的變化非常敏感,需要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保持安全感。同時,如果在陌生的環境中不利于孩子對環境產生判斷,也會影響孩子的心態。因此,孩子如果有以下表現時,父母一定要重視起來!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焦慮情緒,但是對于孩子來說,由于存在焦慮的父母,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導致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的優勢無法顯現。那么,如果孩子出現了以下表現,父母要重視起來。
容易出現性格急躁,容易因為一點點小事就著急上火的性格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1、追求完美
苛刻的父母,可能會讓孩子有一種害怕失敗的心理,想要逃避現實,因此,孩子的情緒也會受到影響。
一旦孩子做出一些改變,例如:喜歡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總是希望自己能夠做好、把事情做好。可是,在父母的眼中,他依然是個做事的“完美主義者”,
并且一旦發現孩子的能力與父母的期待有差距,父母就會變得焦慮,無法接受孩子的這種現狀。
2、容易自我否定
患上抑郁癥的孩子,如果經常自我否定,那么患上抑郁癥的幾率就會大大降低。很多孩子其實是因為無法認同自己,才會患上抑郁癥。而自我否定又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自我認知,也就是孩子的自我否定。
3、否認自己的情緒
患上抑郁癥的孩子,通常都會出現一些負面情緒,他們不是因為情緒低落而變得焦慮,就是因為無法認同自己的情緒,又得不到自己情緒的調節,最后,從情緒中走出來。
這也是為什么父母的勸告不能聽,即使孩子說得再多,孩子也不會認同父母的想法的原因。
4、影響親子關系
父母的言行不一致使孩子的心情變得很糟糕,這種情況的形成大多是父母經常性地否定孩子的情緒。
當父母采用否認的方式來面對孩子的時候,孩子們的內心也會形成創傷,很可能會以不同程度地影響親子關系的發展。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情緒的放大鏡。
當父母的情緒不好時,孩子們很容易捕捉到這一點,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則,引導孩子。
孩子們能在情緒這個大浪淘氣中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孩子知道什么是正確的行為,什么是錯誤的行為,學會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