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了她她還是不改變,她總是說要她媽媽用這種方法才能讓她聽我的話,可是怎么都改不了,她真的想盡了各種辦法讓她聽話,可是她的孩子還是沒有一點改變。
你都是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打罵她,她怎么還能做到她媽媽對她的好呢?這個太真實了,不容易,是吧。
有的人可能會想,怎么不能簡單地問問你的孩子,他能不能這樣?你是否能找到那個讓孩子滿意的答案,有時候你就是這樣想的,甚至你覺得很幸福,你覺得是吧。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相信,家長的這種打罵是希望把孩子變好,希望他能夠聽話,能夠按照我們的期望去好好學習,但是這種想法真的很容易變成我們潛意識的想法。
而這種做法其實就是縱容了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不聽話的人。他不聽話,我們就去懲罰他,我們就跟孩子說,你這樣不聽話,爸爸就不要你了。
等到孩子真的不聽話,或者他一不聽話,我們就會想要打孩子。
為什么呢?
因為我們潛意識里曾經接受這樣的一個觀點,那就是孩子的哭鬧可以獲得特殊照管,而且是特殊對待。
如果我們一再縱容孩子,他就會認為哭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孩子在看到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愿望,他就會下意識地用哭來要挾,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他就會想辦法讓孩子餓著肚子。
當孩子長大了,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有的父母很可能會發現孩子真的是沒有好好吃飯。
甚至有很多人說,孩子在經歷了一次次打罵之后,就會改變過來,變得很聽話,再也不跟父母對著干了。
如果打罵的次數多了,孩子可能會變得很聽話,再也不叛逆了。
可是,有些孩子在經歷了第一次挨打之后,他會下意識地進行自我封閉,不敢再跟父母交流。
甚至會變得越來越叛逆,最后,根本無法理解父母,只會責怪父母,完全不理他。
02
孩子不聽話,
父母打一頓
更會讓娃更“聽話”
前段時間,鄧亞萍的兒子上小學二年級了,成績一直不好。
鄧亞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從沒有打罵過孩子,而是跟孩子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講道理。
而那天,她帶著兒子在小區里玩,恰巧碰到了附近的一家賣西瓜的攤位媽媽。
她兒子看見媽媽買西瓜,非要買給自己。
可媽媽說:“自己不會去買,你自己想吃怎么辦?”
兒子就不高興了:“我喜歡吃!”
最后,孩子終于頂嘴了,把自己關在房間里。
“我在你身上看到的全是缺點,全是缺點,可是我在你身上也看到了優點,我怎么能沒有缺點呢?”
兒子聽完后,并沒有反駁,反而非常開心地回答道:“你可以!”
就這樣,一場家庭教育就開始了。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
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深以為然。
想要喚醒孩子學習的內驅力,家長就要喚醒孩子內心的巨人,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在掌控孩子的人生。
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我們需要明白自己在哪里用錯了方式,并且學會向內看,向內看,才能喚醒孩子的內驅力。
點燃孩子的內驅力,讓孩子自覺學習,是父母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如果父母一味將他們置于“低處”的卑微處境界,讓孩子陷入羞愧難當的狀況,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就會充滿焦慮和陰霾。
而“孩子有什么是他自己的事情,我只是做給他看,尊重他的選擇”,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父母在關注孩子學習時,也是給孩子提供了穩定的環境,幫孩子建立了自信心,孩子能自己決定自己想要的東西,但也知道該如何取舍,擁有幸福的能力。
二、放手讓孩子獨自去面對人生
父母在放手讓孩子獨立之后,可以讓孩子學會獨自面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