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后不聽話了怎么辦?這是許多家長都面臨的一個難題。如何與孩子溝通,讓孩子聽話,成為了很多家長想要解決的問題。
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該如何與他們溝通呢?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看看孩子不聽話的那些事,又是如何與他們溝通的。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些事,家長不妨和孩子一起做,孩子越小越容易理解
1、第一件事,不要去管。
2、問問孩子,“為什么你要去做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
3、而要記住,千萬不要打孩子,或者罵孩子,而應該和孩子好好溝通。
01、問清楚原因
要知道,你的目的是讓孩子改正,不是“以暴制暴”。
很多家長習慣性的以打罵孩子的方式解決問題,這個方式只會讓孩子的心離家長越來越遠。
4、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溝通,可以在下面這4個步驟驟中反復練習。
第一步,詢問原因。
比如說,孩子不愿意去學校,那我們可以詢問孩子:“你為什么不想去學校上學呢?”孩子可能會說:“上學沒有意思,我學習好像也沒有什么用處,還不如早點去打工。”
第二步,說出你的感受。
在這一步中,我們家長要避免指責,而是要描述自己的感受。
比如說,你今天在學校和同學吵架了。
你覺得很生氣,你可以告訴媽媽當時你也著急,然后你希望媽媽怎么做你才會更好的?
你希望媽媽怎么做你才會更好的?
這個過程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你是理解他的,這樣孩子才愿意去對你說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步,說出自己的感受。
在這一步中,家長要注意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情緒,“你很難過,你很難受,你很生氣,你希望媽媽能夠幫你做什么呢?”
讓孩子知道他應該怎么做,孩子才會愿意把自己的心里話說出來。
這一步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有時候只需要很小的事情就能夠讓孩子感覺到你的理解和接納。
比如當孩子遇到困難或者考試失敗時,讓他意識到自己的價值,鼓勵他,給他一個機會重新建立自信。
如果孩子確實在考試中出現了低分,我們也不能直接去指責他為什么會沒有考好,或者指責孩子為什么會沒有發揮好。
而是應該幫助孩子分析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失誤,以及如何才能避免再犯類似的錯誤。
只有讓孩子清楚了解了做錯的原因,并且讓他們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孩子才能學會不再犯同樣的錯誤。
第三步:給予孩子適當的鼓勵
當孩子考了98分的時候,不要去苛責孩子為什么沒有考100分。
孩子明明從78分,努力考到了98分,這其中的進步空間,不值得被鼓勵一下嗎?
我們不能只看分數的多少,還要看孩子每次與自己相比,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如果退步了,就幫孩子分析原因,制定一個更好的學習計劃,爭取每一次都有一個對得起自己的成績。
用賞識促進孩子主動學習
孩子學會自主學習,既能使孩子走上成才的道路,又能減輕父母的負擔,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所以父母要創造機會給予孩子鼓勵,讓孩子體會到自主學習的樂趣。可以在孩子自主學習之后及時給予夸獎鼓勵,賞識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孩子自己完成了家庭作業,自己完成了預習、復習后,都可以給予積極肯定,孩子會在家長的贊賞中更加主動地學習。
孩子的學習心態和習慣比成績重要百倍
家長對孩子成績的反應,決定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很多家長很容易糾結在孩子丟失的那“幾分”上,拷問孩子為什么沒有拿滿分。
其實完全沒有必要,分數只是能力的一個側面反映。
相比于孩子沒有拿滿分,家長更應該關心孩子在學習上是否養成了好習慣,孩子現在的學習是否卓有成效等。
98分和100分并沒有什么差別,重要的是我們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和好的學習習慣。
所以當孩子成績下滑的時候,家長要記住一條“潛規則”,那就是“永遠不埋怨孩子”。
這樣做是因為我們認為,當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是我們沒有做好,孩子有問題而解決不了,是我們該反思自己教育方法的時候了。
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只有把教育的責任歸咎于自己而不推脫給孩子的時候,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