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幼兒園不聽話愛哭,但這個真的不是病。一般來說孩子不去幼兒園,就一定是情緒原因造成的。孩子為什么不聽話不愛哭?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明白孩子不聽話背后的心理原因。
很多父母都會以孩子不聽話為由來勸解孩子。就好像是大人告訴孩子不能那樣做,否則就會挨罵一樣,讓孩子閉嘴,慢慢的孩子就學會了,從此不再需要父母的勸慰,變得唯唯諾諾,唯唯諾諾。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很多時候,父母的要求也是孩子們自身內在的信念,可在大人的眼里,就變成了“你必須這樣,不準那樣”。
殊不知這樣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變得目中無人,變得自私自利,沒有主見。
在一次次的試探中,孩子發現父母和以前的自己不一樣,自己也不能做主了,就會變得很“固執”。
看到這里,各位父母是否有一絲恍然大悟哦。
其實,正是孩子的想法和我們的不一樣,才導致孩子變得越來越“固執”。
所以,作為父母,也要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聽話。
02
孩子不聽話,家長的態度很重要
常聽不少父母抱怨孩子難管,不聽話。
但其實并不是孩子真的不聽話,而是孩子的想法和我們大人不同,而且我們也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所以才會和孩子之間產生矛盾。
其實孩子不聽話,有很多原因,作為父母,應該去了解孩子心中的真實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理解,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抱怨。
而父母應該做到的是,用平和的心態去教育和引導孩子,與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在信任的基礎上再慢慢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孩子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依賴父母。
當孩子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之后,孩子的成長就會非常輕松愉快。
04
孩子做錯事,比起打罵,父母的正確做法是什么?
愛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
為什么打罵教育這么管用?
有一種可能是父母覺得無論怎么打罵,孩子就是“熊孩子”,就是“搗蛋鬼”,因而經常被父母打罵。
但實際上,打罵孩子也是一種無能的表現,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這種無能的表現方式是,父母總是嘮叨,他們很不耐煩。
在孩子看來,父母總是說:“小孩子,懂什么。”
但實際上,孩子更需要的是能和父母互動的溝通,而不是父母一直說,還很不耐煩。
父母可能會覺得,跟孩子說了很多,可孩子就是不聽,經常用“別煩我”、“不上進”、“太脆弱”等等詞語。
實際上,并不是孩子不想學好,而是父母在溝通時,方法用錯了。
為什么很多父母喜歡嘮叨?
因為父母對孩子說話總是含沙射影,說得再多,孩子都不愛聽。
很多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說的好像不對。”“你還不趕緊把作業寫完了?”“你這個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連這點事都做不好,你還能干點啥?”“你真是沒出息!”
但其實,孩子的很多事情并不是不想做好,而是無法做好,無法完成,而已。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情。
1.你為什么總是拖拖拉拉拉?
當你總是催促孩子快點起床時,你是不是會說:“快點啊,再磨蹭就遲到了。”“快點啊,再磨蹭就遲到了。”
因為他們并不知道,“快一點”是個好用的詞,而“快點”是個不好聽的詞,如果你總是說“快點”“快點”,那么,孩子就會漸漸養成這種習慣。
所以,我們可以聽到孩子的這些話,看到他們的急迫,也許是我們做家長的太著急了。
如果你想讓孩子去做某件事,但是他卻在磨蹭,不配合,我們也不要去催促,只需要停止他,等他自己把事情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