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抑郁好了后能要孩子嗎?
文 | 琪琪媽
老公現在35歲了,有5個孩子,大部分時間是由我照顧的。我對老公說,他非常理解,但我希望能按照我自己的方式,一點點地引導他做出改變。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我一度特別想放棄,但因為這個決定讓我不知道該怎么辦了。有一次,他抱著我說,媽媽,我好想休學。我知道休學是對我最大的傷害,于是我給他回復:休學是讓你有安全感。
因為爸爸病情惡化,沒法帶孩子出去玩,所以我就尊重他,什么都由我決定,我盡量不改變他的決定。
經過一段時間后,他終于同意休學。
一年時間,他從倒數第一名,慢慢升到班上的前十名。這個成績對于他來說是一個轉折點,他戰勝了以前不愛去學校的自己,也沖破了抑郁。
休學一年后,他又回到學校,雖然依舊如此,但我和他爸的關系緩和了很多。
之前的我,總是把他當成“假想敵”,什么事都要管。
還總是想著用我的威嚴鎮壓,我說什么都是錯,都是錯。
現在他不在家,也不出門,我們也不說話,每天躺在床上玩手機。
兒子的表現讓我百思不得其解,他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是不是像極了我的親生父母?
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我很理解他的心情。
但有時候,我也覺得他是故意和我作對。
我覺得他這是因為,他從小就是個學習機器,什么都要聽我的。
跟我這樣無意識的親近之人,也難怪他不喜歡我。
以前他很少打我,只要我一發脾氣,他就跟我置氣。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隨著我對他的理解,我越來越能理解他,他漸漸能理解我的感受,我們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好。
你越吼,他越煩躁,對著你的話越失控。
當我意識到我開始示弱了,意識到我不能再用吼去牽制他的時候,我才開始改變。
過去的事情,我和他好好商量,孩子就開始變成了他自己的事情,而不是我們家長的事情。
而現在,我學會在他那里,說“不”。
他自己也開始有意識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讓我一下子就釋然了。
因為,這個過程,不是泛泛地跟孩子講道理。
而是先接納、然后引導,最后順著他的意思,引導他。
孩子說不,我會鼓勵他“我理解你的感受”,但不會說“你太任性了”。
因為我覺得孩子說不,跟我們大人自己是一模一樣的,孩子有他自己的思維方式,但是,我不希望你成為一個只盯著成績的書呆子,所以,我希望你更多的是照顧好自己的感受,多一些自己的想法。
作為家長,如果我“不講理”,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抗。
當然,我也會告訴你:
作為家長,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幾點,你的孩子也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1.幫助孩子制定計劃,及時完成學習目標
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因此,在學習計劃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為自己的學習制定一個“完善”的學習計劃。
在這個計劃里,他需要完成哪些任務,完成的質量如何,是字體還是筆順,筆順還是規范,都要經過家長的督促和要求,必須認真執行,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2.保持計劃表的習慣
3個月或一個學期要養成什么習慣
4個月內要養成哪些習慣
5個月內要養成哪些習慣
其中的習慣會影響孩子對自己的形象、行為和生活有一個自我要求,如果孩子能夠做到這些,他們的自信心就會得到提升。
很多時候,孩子學習出現問題,原因就是在拖延。
拖延癥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原因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父母從小的教導,拖延、懶惰的習慣,
這也是從小養成的,所以,父母要讓孩子學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