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子為什么焦慮?這是很多中國家長的困惑。
我想,所有中國父母都有:養兒哪有什么焦慮?養不教,父之過。
\
\\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但,養兒哪有這么簡單?養育孩子哪有這么復雜?養不教,父之過。
朋友跟我抱怨:孩子從2歲開始,隔奶就得用奶粉,再后來,孩子進幼兒園,慢慢就喝不了奶。
我朋友的孩子也跟我說:我家姑娘6歲了,已經讀小學了,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有時候晚上想尿尿,只要哭,就會給孩子用最省事的方法。
我朋友講,如果一個小姑娘長大了,就開始自己的事自己做,還是在喂飯?還是自己穿衣服?還是要自己找衣服?
看到這個話題,我不禁想到身邊很多媽媽,也許是因為種種原因,讓孩子連起床的能力都沒有。
小姑娘就像個孩子一樣,一動不動,而且都不會自己動。要讓孩子獨立起來,還是需要父母不斷地重復,反復地去培養。
我想說的是,每個孩子的能力都不一樣,就算是再聰明的孩子,在學習上也是一樣,我們的孩子總是“泯然眾人”。我們不能用單一的標準去要求他,或是說,你能做到這些就可以了。
每個孩子的潛能,都有很大的差異。作為父母的我們,就不能苛求孩子每次都能很快地學會,每次都能快速地進步,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孩子知道自己“習得”這種進步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