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14了不聽話怎么管呢?我們先來看一個真實的案例。
我朋友一有時間就會去逛超市,但是有次她發現自己存了幾百元錢,怎么說都不聽。
后來,她想到了自己小時候,媽媽買了好多的小汽車,自己隨便買了很多小的回家,并且大庭廣眾之下站在墻角。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就在她想要放棄的時候,身后的同學一個接一個的給她加油,而她只是一屁股坐在地上,一言不發。
同學說,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小時候我就被父母逼得太緊了,不然肯定會抑郁。
這個故事也是聽著長大的,現在想來,當時的狀態是,從小被父母管得太嚴,什么都得聽父母的,不敢做自己,長大了也不敢反抗,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
當了解到這一點后,我心里才真正釋然。
父母一直逼孩子學習,其實就是想要孩子好好學習,如果孩子有反抗,自己就要替孩子去做。而且逼孩子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孩子內心也很痛苦,但是孩子自己不知道怎么做,只能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讓父母妥協。
所以我一直都在反思,為什么我會一直催促孩子學習。
如果孩子是因為學習壓力,就不想學了,我會去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老師都是怎樣授課的,有些孩子根本聽不懂。孩子心里委屈,大人也有壓力,這是正常的,如果自己的孩子被逼得實在沒有辦法,不說他,大人也難受。
這樣一來,孩子沒有學習的動力,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孩子會對學習越來越討厭,最后出現厭學逃課逃學等情況,只要孩子想通了這個道理,后面學習就會輕松很多。
那么,怎樣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快樂,重拾對學習的興趣呢?
這里我也給出了三點建議。
第一,讓孩子多讀書。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要行萬里路。孩子如果連“讀萬卷書”都不想讀的書,他也能喜歡上書。
第二,讓孩子多參加各種活動。
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經驗傳遞給孩子,引導孩子多參加各種活動。
還要多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時帶孩子進行心理疏導。
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簡單地用成績來衡量孩子,而是要去綜合了解孩子的情況。
比如孩子厭學的原因:
1、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很多孩子都是覺得基礎知識不牢,然后開始跟不上,后來在學習方面失去了信心,于是就不想學了。
2、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家庭教育在孩子學習道路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孩子指引方向,但是卻沒有做到過問為什么。
3、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有些孩子甚至還會出現厭學的情緒,學習沒有目標,沒有動力,老師和家長的督促就像一團亂麻,沒有方向,不知道該怎么學習。
為什么會這樣呢?
這里面有個因素很重要,首先,不知道有沒有真正的興趣。我們可以通過網絡,或者在手機上搜索找到很多感興趣的領域的內容,來引導孩子學習,當孩子把興趣全部都投入到學習當中的時候,學習也就成為了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其次,看似孩子沉迷于玩游戲,但其實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放松一下,而且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一種成就感。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成績制定一個適當的小目標,讓孩子從中獲得學習的自信。最后,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方法,循序漸進,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