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怎什作?不聽管教咋辦?
最近,來咨詢孩子問題的家長越來越多,他們因為孩子的問題走上了自我成長的道路。
前兩天,跟孩子們的家長交流發現,有不少孩子,不愿意學習,而且還不愛學習,成績自然不好,不少家長認為,厭學就是因為孩子不愿意學習,與孩子沒辦法溝通,才選擇了“無病呻吟”。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孩子不愿意學習呢?
01
家長的焦慮
家長對孩子成績的過度關注,也是造成孩子厭學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孩子從小到大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大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只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認為孩子是自己的附屬品,只要學習好就行,其他的都不用管。
殊不知,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自己做決定,不想父母插手自己的事情,在父母眼里,孩子一直都是孩子,孩子永遠都是自己的小棉襖,事事都要聽從父母的安排。但是孩子越長大,反而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叛逆的原因,與家長的行為密切相關。
家長要學會3步驟,輕松讓孩子變得乖巧聽話
1、學會與孩子溝通
作為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家長不妨去問問孩子喜歡什么,愿意付出什么,愿意付出什么,聽聽孩子的建議。
對孩子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否定,也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學會放手
孩子的成長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需要了解,做好充分溝通,才能獲得真正有效的幫助。
以“叛逆期”為契機,及時調整與孩子相處的方式,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1、學會傾聽,尊重孩子的想法
《道德經》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對于孩子來說,他們正處在自我意識發展的黃金階段,父母的角色應該是引導孩子,傾聽他們的想法,尊重他們的言行,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
2、學會放手,相信孩子
每個父母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學會放手,相信孩子,給孩子足夠的信任。
父母不信任孩子,會導致孩子也不相信自己,容易讓孩子與父母產生矛盾,孩子更不想聽父母說什么。
3、學會傾聽,可以減少叛逆行為
《道德經》中說:“不妄自尊權,常常講實話,多從正面肯定他人,多從正面肯定他人,讓對方獲得對自己正面的照料”。
父母也可以通過傾聽孩子,多了解孩子的想法,這樣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對自己重視,促進親子關系。
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學會換位思考,在溝通時提高孩子的溝通能力,多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給孩子正面鼓勵,幫助孩子強化對父母的信任。
真正讓孩子愿意與父母說心里話的不是父母居高臨下訓斥孩子,而是父母要學會聆聽孩子的內心想法,和孩子真正的做朋友,才能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更加充滿自信。
3、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
成長過程中,孩子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父母要多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活動,多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
當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獲得了足夠的肯定和鼓勵時,就不會沉迷于虛擬世界中,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不僅要通過手機獲取信息,還要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從實踐活動中得到快樂,讓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心。
孩子沉迷手機游戲的原因也有很多,有些孩子是因為感統失調,有些是自身的專注力問題,還有一種是孩子沒有足夠的時間觀念,更加沉迷于游戲,孩子就有可能和家長產生矛盾,在家長看來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更差。
有的孩子也會和家長發生沖突,有的孩子被家長過度打壓后,有的孩子會選擇離家出走,有的孩子會出現輕微抑郁,因為不想讓家長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