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后焦慮會好嗎?
一個網友跟我說過他的經歷:
他剛生完孩子時,整個人都很焦慮,因為他剛生完孩子,不能離開婆婆和家人,媽媽每天圍著他轉,生怕自己的肚子里有了孩子,影響到孩子。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從懷孕開始一直到現在,婆婆都只管給他吃,想吃什么,都由他媽媽做主。
每次孩子一哭鬧,他媽媽就立馬就滿足他,他爸爸生怕媽媽餓著他,也只能順著他,不給他任何利益。
孩子出生后,因為是第一個孩子,所以全家人都特別重視這個孩子,天天都會在一起玩耍。
小時候在老家的時候,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上了小學,他就和同學玩耍,不跟任何人交往。到了初中,他跟朋友玩的很好,他要么出去玩,要么干脆在家里呆著,有時候跟別人在一起,他不愿意多說話,只靜靜地待著,而且很難受同學和他玩。
他的家庭條件很不好,在學校里面又受到同學的欺負,在家里又遭受父母的責罵,久而久之,他的內心就像一塊池塘,慢慢地失去了原有的池塘原本的笑容。
他經常為小事就發脾氣,還會打父母。
學校里有個叫阿耀的孩子,他長相非常的討人喜歡心,他的父母也經常教育他,你應該向那些成績好的同學學習,你要向那些成績差的同學學習,你不要學他。他還是那個樣子,可父母對此并沒有特別的在意,只是覺得他實在太內向,不愿意說話。
直到有一天,他放學后回家告訴父母,自己被同學欺負了。
父親知道之后,沒有多說什么,也沒有做任何評價,只是將他帶回家,不留學業。并告訴他,父母從來沒有去打過他。
正是因為有了父母的教育和引導,阿耀知道了打架的壞處,長大以后,變得更加懂事,知道了打比不打更好。
所以在這個故事中,阿耀的父親要做的就是告訴孩子,犯錯誤要勇于承擔,不能推卸責任。
如果想要逃避責任,就要承擔后果。
撒謊的人會認為,要么是為了逃避責任,要么是為了取悅別人,在不自覺中達到自己的目的。
于是,他們漸漸地學會了撒謊。
撒謊,意味著孩子有了責任感,有了主動承擔責任的意識。
而對于孩子而言,撒謊的習慣卻是終身的。
父母是孩子成長的榜樣
中國家長習慣了對孩子實施“打擊教育”,將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財產,對孩子進行打擊。
父母喜歡打擊、辱罵、譏諷、否定,這是中國家長的通病。
經常打擊、貶低孩子,會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認為自己就是個失敗者。
最終,當孩子失敗時,他們會產生自我懷疑,懷疑自己是不是太差勁兒了,缺乏信心。
甚至會因此對自己產生愧疚感,對不起父母對自己的期待,自我封閉。
因此,當孩子撒謊時,父母要學會運用“黃金相處模式”,讓孩子建立自尊自信,也就是和孩子建立平等關系。
一開始,父母可以對孩子進行善意的批評,比如當孩子撒謊時,父母不要急著去罵孩子,可以對孩子說:“我相信你,你肯定能想出辦法來彌補自己的錯誤。”
孩子犯錯誤后,父母要克制情緒,先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再去想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當父母平和的態度平靜下來,再和孩子一起討論這件事,當孩子感覺到父母的信任和理解,才會敞開心扉,才會愿意和父母分享內心的想法。
2.溝通,不要局限于知識層面,可以是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校或社會新聞等等。
3.父母與孩子的溝通要有載體,要注意溝通的方式和氛圍。
4.父母與孩子溝通時的語言要有趣、親切、態度要誠懇。
5.父母與孩子交流時不要總是高高在上,要學會“示弱”,多理解孩子,和孩子進行平等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