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個月的孩子不聽話能打嗎?打了也不能打?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不是因為原則性問題,不是因為他有多頑劣,更不是因為他道德和觀念有問題。
有時候孩子頑皮,不是他道德或觀念有問題,而是孩子需要有人來約束,教育。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個時候孩子最需要父母,而不是約束,孩子一旦不聽了,就會有樣學樣,以后也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
孩子小時候,他的一切都是父母掌控,長大了,他有自己的想法,而父母在干預的時候,他做的事情就會跟父母的要求背道而馳。
如果父母不想管束他,首先要讓他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否則,父母就會被打壓。
讓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還是要從尊重孩子開始。
1.給予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所謂的安全感,是指孩子能夠相信父母是愛自己的,是自己在愛的前提下,做自己的事情的勇氣和底氣。
從《無條件養育》的書籍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
在“權威”的家庭中,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比較高。
但是,如果他們對父母的管教方式有強大的抵觸心理,那么,作為父母,我們更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困難,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讓孩子體會到生活的艱辛。
比如,讓孩子學會自己做飯,鍛煉他的生活技能。
比如,讓孩子通過體驗生活,學會如何去幫助別人,從而獲得安全感。
比如,幫助鄰居拿著東西,幫鄰居拿鑰匙,教給鄰居鑰匙開門。
孩子也能夠在這樣的體驗生活中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為孩子的不聽話而苦惱,但是卻苦惱不已。
他們會想方設法的讓孩子聽自己的話,可是最后孩子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
因為孩子不聽話,就意味著孩子有可能會成為沒有感情的人,這對于他來說,是一場災難。
所以,父母面對孩子不聽話的時候,要記住三件事。
01 不要和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不行”
有的父母對孩子道理,全是道理,也就是說,父母和孩子講道理,并不是一件非??扇〉氖虑?。
孩子不聽話,確實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方法。
只是,父母不應該用自己的思想和人生經驗去限制孩子,告訴孩子“不行”、“不可以”。
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產生反感,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不利于親子關系的建立。
父母要學會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去跟孩子講道理。
父母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可以先和孩子講明道理,告訴孩子這樣做會傷害到別人。父母要告訴孩子,只有懂得道理,才能做事情的時候,做事情的時候,更加容易獲得成功。
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什么事情事情應該做,不應該做。
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很專制,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遇到困難就不會自己解決,只會求助于他人。
因為孩子習慣了尋求父母的幫助,習慣了尋求父母的幫助。父母在和孩子的溝通中,應該要學會使用正確的方法。
面對孩子犯錯誤,父母應該如何糾正?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父母要在孩子面前樹立好榜樣,讓孩子知道犯錯誤是好事,讓孩子知道在父母面前,不能犯錯誤,敢于承認錯誤。
當然,犯錯誤是孩子成長的必然經歷,是孩子獨立的前奏,父母不應該用對待孩子的方式去對待他們,而應該成為孩子的朋友,面對錯誤,給孩子勇氣,讓他們自己認識到錯誤,從而奮起直追,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所以,當父母發現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和其他小毛病時,不要訓斥責,應該保持冷靜,學會正面管教,多與孩子平等溝通,而不是用暴力、訓斥或者動手的方式解決問題。
對待孩子的教育要真誠而又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