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4個月不聽話怎么教育
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這樣一個煩惱,孩子都會因為自己的需求跟家長有不合理的要求而哭鬧。有些時候孩子哭鬧并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孩子開始有獨立意識,希望能夠自己做主,想要自己做主,孩子出現反抗行為也很正常。家長不要覺得孩子不聽話,就是孩子不好教育。其實,也不是孩子不聽話,是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對。
1、控制欲太強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孩子的反抗性,表現為,孩子想要自己做主,不想聽父母的話,想要自由。
但是,家長還是要看管孩子,強迫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有些家長會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這其實是非常危險的,這種做法會讓孩子喪失自主能力,在家長的高壓之下,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2、過多干涉
孩子需要獨立自主,孩子在長大的過程中,家長的一味地安排孩子的生活,讓孩子變得沒有主見,同時也會讓孩子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
家長的過度干涉只會讓孩子變得非常沒有主見,所以家長一定要學會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在孩子嘗試的過程中,家長不要過多的干預,要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鼓勵孩子勇敢的去面對挫折。
3、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往往會因為孩子的想法而大發雷霆,覺得這樣的方式是正確的,但是孩子卻不這樣想,所以他們只能選擇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家長,這對家長也是一種傷害,所以家長不要覺得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其實這是不對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于事物的認知能力是非常的有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成長,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注重的方式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在不合適的地方就去打罵孩子,要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是通過一味的打罵的方式,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4、沒有規矩,沒有獨立思考能力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孩子的認知上面,都是非常的淺薄的,尤其是孩子在四五歲之前,可能要對孩子說一些規章制度,比如說當孩子在家里做一些事情的時候,家長說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有一些孩子卻會在家里表現的非常的沒有規矩,比如說他要去玩什么的時候就必須要去做什么,這時候家長沒有說不準就會被指責批評,孩子在這個過程中就會慢慢的去思考這些事情的對錯,他們就會失去了正確的價值觀,有一些非常明顯的,都是家長所造成的。
那么當孩子沒有辦法了解自己,沒有辦法很好的去平衡這些事情的時候,當孩子在犯錯誤的時候,家長就會去找借口,就會給孩子灌輸一些思想,就會去告訴孩子很多的大道理,但是家長的嘮叨只會讓他們覺得很煩,而且有的時候他們也不愿意聽家長講道理,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已經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會和家長產生矛盾,但是他們自己解決不了,所以就會有想要離家出走的念頭,所以家長在這個時候還是要多注意培養孩子的價值觀,讓孩子能夠在家里感受到價值感。
當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教育上出現了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糾正他們的想法,因為家長在他們的心里就會覺得家長是錯誤的,所以要向他們展示出來,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引導孩子的行為。
父母們要知道,其實孩子和我們一樣,在很小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傾向,認為自己就是很重要,一旦發現孩子有這樣的傾向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多一些耐心,多帶孩子去外面走走看看看,在這個過程當中讓孩子慢慢的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他們才會覺得有這樣的想法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們不要吝嗇于在孩子面前說出自己的想法,也不要總是對孩子說自己的缺點,這樣的話是會讓孩子很自卑,同時也會給孩子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
如何巧妙的讓孩子遠離“毒友誼”
1、 學會傾聽
父母們要學會耐心的傾聽孩子們,了解孩子們所說的話,因為父母們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可能在平時的生活當中孩子們不知道怎么去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們也不要急著去打斷孩子們的話,因為孩子們根本就不想讓父母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父母們要學會去了解孩子們所說的話,去傾聽孩子們所說的話,
如果是家長們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話,那么在孩子們的心中一定是會變得很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