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親生孩子不聽話怎么辦?
這是父母太奇怪的一個問題,
是因為只有一個孩子呀,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那么所有孩子都是親生的呀,
還是我們的親生孩子呀,
你是不是已經惱羞成怒了?
其實,這一切是人的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
在生理方面,它們只是一個孩子
在心理上,他們其實是一個大人
在生理上,他們不知道自己是誰,
就只能聽話、順從、聽父母的。
而
在心理上,他們有自己的主觀意愿,
只是他們有自己的表達方式
他們需要父母把自己當成大人來對待,
他們不需要父母高高在上地平等相待,
而是把自己當成大人一樣尊重,
他們愿意成為自己的朋友,
做父母的同齡人。
這個時候的孩子,就是我們父母眼里的“小孩”
在長成什么樣,并不是取決于父母長得如何,而是取決于我們自身的成熟度。
當我們想做一個成熟的父母時,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是怎么能夠成為一個成熟的父母呢?
同樣的道理,一個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和一個處于叛逆期的孩子,
也許我們自己的小時候,
也是這么過來的,也許我們曾經經歷過叛逆期,也曾在父母們那里經歷過,可是我們是否也經歷過呢?
孩子,是父母生命中最初、最信任的人,最親的人,也是父母情緒的接收器。
如果沒有這個階段,父母跟孩子的溝通就會被堵塞而疏遠,甚至出現對抗情緒。
那么,如何跟叛逆期的孩子溝通呢?
李玫瑾教授推薦《越打越開心:記住6個字,不用打罵就能教育好孩子》
繪本《正面管教孩子的99個細節》
父母必讀不吼不叫
讓孩子遠離叛逆,家長這樣做
不打不罵教給孩子的5件事
1、愛與歸屬感
很多孩子之所以叛逆,是因為在家庭中找不到歸屬感,感受不到愛和歸屬感。
就像前面所說,孩子喜歡在家里的方式和大人唱反調,是因為在家里沒有得到想要的溫暖和歸屬感。
當孩子在生活中找不到歸屬感,那么他只能靠自己去尋找。當他在學校中找不到歸屬感的時候,他就會去找替代品。
同事的兒子把自己房間的東西亂扔,同事只好狠狠地修理起來,但是并沒有效果。
他看著孩子房間的東西,滿屋子的都是他的玩具,有時候甚至還有被他撕扯得磕磕絆絆的玩具,孩子非常難過。
后來,同事又帶孩子去看了心理醫生,咨詢師說,這些玩具已經對孩子造成了影響了,他的孩子有什么問題呢?
他對這個孩子非常不信任,反復強調,他不該摔東西,要把玩具賣掉,這個時候,同事就給孩子買了一個玩具。
兩個孩子開始吵架,一個玩具賣不掉,另一個玩具賣不掉。
孩子在爭吵的過程中,遭受了重傷。
他沒有能力處理問題,因為他的力氣不夠,而家里的東西呢,也都很有限,父母沒有精力來幫他解決問題。
于是,孩子們就選擇了用這個玩具來威脅。
可是這個玩具不是他的,而是家長用的,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用玩具呢?
如果孩子已經愛上了這個玩具,那么,我們也可以買一個嗎?
這個玩具,一定要有玩的用的過程,如果孩子實在想要,那么就可以適當地減少孩子玩的時間,讓他自己去選擇。
另外,如果孩子實在是不愿意,那么,我們也可以暫時不要去幫助孩子,因為孩子還是很需要這個玩具,可以給孩子一點時間,讓他自己去選擇。
并且,如果孩子有好的表現,我們也要及時給予孩子肯定和鼓勵,這樣孩子才愿意和我們繼續下去。
02、引導孩子進行下一個階段
孩子有不好的表現就會有一些不好的表現,這種表現的背后是孩子的能力需要,家長們應該好好引導。
比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時候,也會經常出現積木倒塌的情況,這時,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去整理積木,孩子會覺得這個動作是在幫助他,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