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半夜醒了焦慮怎么辦?
不知何時起,不少媽媽都開始抱怨:孩子總是睡不好,到底哪里耽誤了呢?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
\
以上五點是左養右學教育賴頌強團隊14年來經驗的建議方案,也是孩子能否改善抑郁\\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4-8周改善孩子抑郁等心理問題的六個步驟》的電子書
——洛洛·赫利歐
看到這則視頻,內心頗受震動,想想過去我們的童年,那些年的焦慮,如今的恐懼。
什么原因,是不是像很多媽媽也一樣呢?
確實,現在很多家庭,晚上睡覺前都會多驚醒。
而且,驚醒的原因,往往是孩子害怕,而不是父母如何應對。
想起有次在樓下玩,聽到一聲媽媽大聲地吼道:
“你再不睡覺,我就不要你了!”
趕緊閉嘴,再不睡,我就把你趕出去!
不吃不喝爭搶玩具!
打、打、罵、吼,用這些手段對付小朋友。
孩子往往被你哄不住,再哭一次。
但是,你用這種辦法,孩子還是不會乖乖睡覺的。
對孩子發脾氣,其實是一種變相的懲罰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往往會采用這種方式來對付大人。
《兒童心理學》的繪本中曾教授說:
“通過嚇唬,孩子就會相信這種方式可以讓他長記性,但是實際上,會讓孩子在心里留下一輩子的陰影。”
孩子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呢?
專家認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很重要,會直接影響孩子的性格,也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后果。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有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吼孩子,甚至還會動手打孩子。
雖說有些父母知道這樣做不好,但是會忍不住。
但是忍不住的時候,真的很想吼孩子呀!
有時候,吼完吼完孩子之后,真的覺得有些愧疚,但是下次遇到孩子再犯的時候,還是忍不住吼孩子。
為什么呢?
吼孩子對孩子的傷害不僅僅是身體上的,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塑造。
01
吼孩子對孩子有哪些傷害?
1、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經常被吼的孩子,容易變得內向、自卑,因為父母的吼罵,讓他變得膽小,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也不敢有自己的想法。
2、會讓孩子變得自卑
經常被吼罵的孩子,他們經常都會封閉內心,逐漸的封閉自己,與外界交流越來越少,從而變得內向。
3、會讓孩子變得懦弱
父母經常吼罵孩子,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只是很容易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因為長期被父母吼罵,孩子的內心會變得敏感,什么都不敢和父母說,不敢和別人說話,久而久之,也會讓孩子變得膽小懦弱。
4、會讓孩子對父母的信任感
父母對孩子吼罵他,他們就會對父母產生恐懼,他們會認為自己的一舉一動都被父母所影響,甚至會對父母產生仇恨。當父母停止這種教育方式時,他們的內心也會對父母失去信任,漸漸地將父母的話當做耳邊風,想必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也會在性格上變得越來越懦弱,所以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三、孩子不聽話會對他們的人生造成哪些影響?
1、變得懦弱
如果說父母對孩子進行吼罵的話,那么孩子對于聽到父母的吼罵聲也會變得極度的懦弱,甚至會變得不敢去反抗,總是會將自己內心隱藏在心理的那一面展現出來,總是擔心自己的父母會不會喜歡自己,所以對于父母的話,孩子的內心會非常的恐懼,生怕自己不學好,害怕自己會變成父母那樣對待自己,長時間的處于一種高壓下,孩子的性格也會變得越來越脆弱敏感,最后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
2、出現心理問題,容易出現心理疾病
因為在父母的長期的吼罵聲中長大的孩子,總是會對別人產生一種仇恨的心理,這種心理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并且這種心理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一樣的存在,所以孩子總是在承受著不起父母的責罵。
2、性格會發生變化
父母吼叫的次數多了,就會覺得自己在這個家庭中是沒有用的,他們總是想要逃避,想要做好的事情,但是也從來沒有能力去做到。
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情緒,他們就會覺得父母的吼叫是因為他們做錯了事情,并且父母一直在吼叫他們。
3、孩子變得畏手畏腳
經常被父母吼叫的孩子會變得畏手畏腳,覺得自己在家里是不受待見的,即便自己做什么事情都很難,也會覺得自己沒什么價值。
曾經看過一則新聞,一位媽媽因為孩子不聽話,就對孩子大吼大叫,結果孩子被嚇得瑟瑟縮縮,從小在家就沒什么存在感。
孩子變得越來越沉默寡言,越來越不喜歡說話,慢慢地從喜歡自己的家人,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的人。
每次吼完孩子之后,媽媽都會后悔,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
可是,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不愿意跟我們說話?
家長吼叫孩子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我們有沒有給孩子的回應,到底是為了孩子好?還是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不好管呢?
01
“吼叫式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1、膽小怯懦
有些家長朋友認為,孩子膽怯內向只是暫時的,畢竟是從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形成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變得越來越膽小,不敢生人,唯唯諾諾諾,面對困難,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懂得選擇積極主動,
同時這也是孩子將來能夠獨立生活的最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