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不聽話打他他還說不聽,說多了還嫌煩,這怎么辦?
其實,這種現象并不是普遍現象,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在家里會和父母頂嘴,提出不同的意見,甚至提出一些奇怪的要求,父母應該要保持冷靜,耐心、冷靜的對待孩子頂嘴問題。
1.孩子頂嘴,家長學會冷靜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2歲的寶寶,已經會走路了,生活中的事情也都會自己說了算,比如吃什么穿什么,說了算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能夠聽懂話,因此父母在平時應該多注意寶寶語言的培養,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這樣才能讓寶寶更加健康,有一個良好的性格。
(1)” 寶寶,把玩具給我玩一下”
等孩子學會說這句話之后,父母不要急于對寶寶進行干預訓練,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如果父母不懂得如何引導寶寶,可以通過語言教育讓寶寶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比如讓寶寶去問路人,當寶寶回答出了一個”他”這個人之后,父母不要再去打攪他,可以嘗試回答”你覺得他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等到寶寶回答出來之后,父母可以適當的夸獎他”寶寶你很棒”。這樣寶寶就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愿意和你相處了。
(2)” 寶寶你想把玩具汽車裝到哪里”
“寶寶你想把家里的沙發推開嗎?好像很有趣”
(3)” 你想把媽媽帶到超市去嗎?不,媽媽要回去了”
寶寶看著媽媽,非常想把媽媽帶到超市里去玩。
首先,父母要及時鼓勵寶寶”你想把沙發推開”或者是”寶寶你想把玩具放進去”等,從而給寶寶提供他自己的勇氣。
其次,每次鼓勵的時候,父母要觀察寶寶的情緒,從不同的角度入手,讓寶寶感覺更加的舒適,而不是來自父母的強勢的語言。
最后,父母在給寶寶提供建議的時候,要多聽寶寶的意見,這樣孩子才會知道他的錯誤是可以的,以后他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總而言之,在給寶寶進行教育的時候,父母要多聽寶寶的想法,不要總是想著控制孩子,甚至是強迫孩子接受父母的建議。
如果父母覺得自己的觀點孩子不適合聽,那么也不要通過一些強硬的方式去制止寶寶,比如打罵孩子,或者是通過言語的鼓勵讓寶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只是一味的對寶寶說不行,不能這樣,不能那樣,而是要多多的去引導寶寶。
最后,想要寶寶進入寶寶的世界,爸爸媽媽們也要注意不要總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進行比較,這樣的教育是十分不利的,想要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也是需要爸爸媽媽們花心思,培養和培養的,這樣的做法不但對孩子的發展不利,更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響。
1、增加寶寶的煩惱
很多寶寶由于家長們都覺得孩子很小,不懂得怎么和別人進行交流,就總是把自己關在家里,也不愿意去外面的世界,整天的只是呆在家里,雖然說著很好的休息和娛樂,可是寶寶的心里總是充滿了煩惱和不開心,如果家里沒有一個能夠有趣的地方,那么就會讓寶寶煩惱,所以有些寶寶在面對這些的時候,都會采取逃避的態度。
2、影響孩子的學習
父母們把寶寶的這種行為,當作是一種“逃避”,因為他們認為這種行為沒有意義,所以也就不會去想盡辦法去關愛這種事情。
但是寶寶也是人,他們也需要關愛,所以他們會把這種行為看作是一種逃避。所以父母們就會在寶寶們面前用各種理由去抵制這種行為,以此來鼓勵寶寶們這樣做,讓他們可以放輕松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們也會減少一些顧慮。
3、對寶寶們的人生觀影響很大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經常會說一些話,比如說:“寶寶要勇敢啊”“寶寶要自己刷牙呢”“寶寶要自己穿衣服啦”“寶寶要吃水果了哦”等等之類的話,雖然都是在催促孩子,但是這些話對于孩子來說并沒有什么效果,反而還會起到反作用,他們可能會因為一時沖動去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來,但是父母的態度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