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指導孩子倔不聽話?
我們身邊經常會有這樣的家長,他們總是用一些對孩子“溫柔”的方式,進行威脅和打罵。
孩子還沒有聽進去,家長的苦心已經付諸東流,到最后孩子已經當成家長的對立面,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敵人。
點咨詢免費領取《左養右學賴頌強講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提學習成績的6個步驟》的電子書
這里還有一個心理學家也是一位媽媽,她因為自己的孩子喜歡“拆家”,她想到了很多個孩子拆自己的玩具,可是她發現,自己家的孩子竟然還不到兩歲,卻因為拆玩具的事情而大哭不止,并且越來越不聽話,于是她并沒有氣急敗壞地打罵孩子,而是跟孩子講了很多道理,最后帶著孩子回到了家。
她告訴孩子媽媽要跟孩子好好說話,并沒有對孩子動手,可孩子就是不聽,后來她終于明白了,孩子是因為玩具被“肢解”而反抗媽媽。
這位媽媽說,在她的打罵教育下,孩子的內心已經產生了很多負面情緒,再也不愿意接受媽媽的教育引導,只愿把所有的委屈和不滿都憋在心里,不愿意跟她多說幾句話。
小雅內心深處是非常渴望得到媽媽的理解和認可的,但在現實生活中,她又很想要得到媽媽的認可和認可,所以總是強迫自己去和朋友一起玩,即使自己很努力地練習了,卻總是屢屢受挫,內心也十分委屈。
這位媽媽跟我訴苦,說自己的女兒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優秀,因為女兒喜歡音樂,所以她每次考試都沒有很出色的時候,她就會反問自己為什么沒有很努力的去獲得媽媽的認可呢?
因為媽媽一直對她要求很高,而且非常嚴格,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媽媽說了算。
所以小雅從小就特別討厭自己的媽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會覺得自己不被認可,所以她也會很努力地想要獲得媽媽的認可。
但是她又想要媽媽更多的關注自己,所以她就拼命學習,可是每次她都沒有考到媽媽的期望,因為她覺得自己即使做了媽媽也不會滿意,自己不夠優秀,媽媽總是很苛刻。所以她感覺自己特別的痛苦,這種感覺,從出生開始一直都是自己奮斗的目標,從來都沒有人告訴過她。
所以,她一直都非常的在乎自己到底能夠幸福,即使是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也非常的樂觀。
而從小媽媽對她過度的苛刻,一直都會讓她覺得自己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人,一旦一個人沒有達到她的要求,她就會非常的痛苦。因為從小到大,她從來都是在為媽媽而活,她一直都沒有獲得過什么快樂。
所以,現在她雖然沒有任何快樂,但是她并不快樂,她也知道自己很窮,她不配得到別人的愛,不配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所以,她努力的活著,就想讓自己過上更好的生活。
所以,如果從小在乖巧聽話的環境中長大,她就學著讓自己變成安安靜靜的觀眾,在別人在嘻嘻哈哈看書,在自己手上學習,這樣做自己就不會感到枯燥了。
她開始變得更加的努力,一路嘗試,直到成功。
對于她而言,不需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不需要通過別人的監督和評價自己,她自己也會慢慢變成一個活潑開朗、自信陽光的人。
這個世界很大,每個人都在努力,只要你努力了,你就會有更大的收獲。
給孩子們一片成長的天空
我經常在網上看到過這樣的故事,有的家長告訴孩子,只要努力學習,就會有更大的收獲。
孩子們反駁:“可是我看到的同學都在進步,我不努力學習怎么能有收獲?”
家長們很天真地以為這是“不努力學習”、“沒有前途”、“沒出息”。
其實不是這樣的,這是家長們給孩子貼上的標簽,
這樣的標簽讓孩子們失去了動力,不相信自己。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成功并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
讓他們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并且從中找到成就感。
用積極的情緒去化解他們的挫敗感,并且讓孩子知道“不是我不努力,而是我努力了”。